【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公文的十大考点》,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考查的核心内容,公共基础知识涉猎广泛,包括时政、法律、政治经济理论、市情市况、科技人文常识、管理和公文常识等,但在往年的考试中,公文涉及并不多,每年平均在两三道题左右,核心考点也比较集中。下面就公文的一些经典考题进行分析,并对重要考点进行梳理,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经典试题
1.联合行文以( )为准。
A.最先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
B.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
C.印刷日期
D.定稿日期
【考点分析】公文 格式 成文日期
2.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规定,X省办公厅2014年所发的31号文的发文字号写法有误的是( )。
A.X政办发【2014】31号 B.X政办发{2014}31号
C.X政办发(2014)31号 D.X政办发<2014>31号
【考点分析】公文 格式 发文字号
3.在公文拟稿中,如要引用某份公文,应当( )。
A.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B.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标题
C.先引发文机关名称,后引发文字号
D.先引发文字号,后引发文机关名称
【考点分析】公文 公文处理 拟稿
二、核心考点
【考点一】公文的特点
1.作者的法定性:公文的制作者是依法成立的组织或组织的领导人。
2.法定的权威性:公文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
3.体式的规范性:公文具有规范的结构和格式,
4.处理的程序性:公文的制发和办理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
【考点二】公文常考分类
1.从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上分:
通用公文,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普遍形成与使用的公文。如通知、通报、报告、请示等。
专用公文,指在一定的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公文。如照会、国书等。
2.从行文关系上分:
上行文,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发送的公文。
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
下行文,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
3.从保密程度上分:
公文依据保密程度分为普通公文和涉密公文,尤其注意涉密公文的三种类型。
秘密公文是指含有一般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一定损害的公文。
机密公文是指含有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或较大损害。
绝密公文是指含有最重要的秘密,或者在一定的时限内,必须绝对地将知情人限定在极小范围内,泄露会使国家或团体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事业单位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