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袁岚峰、毕导、罗翔、何同学为代表的“学霸网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博士、教授,在网络上又化身知名up主、平台大V,为网友们传播知识。对于“学霸网红”,你怎么看?
当前,越来越多的网红占据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在一部分人的认知当中,“网红”仿佛已经成为一个贬义词。但在这个被互联网深刻改变的时代,来自学术圈的“学霸网红”们为网红圈注入了高质量活力,为“网红”正名。与其称这些人为“学霸网红”,倒不如称之为专业知识的“传播者”。
“学霸”与“网红”,看似相隔甚远的两种身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产生了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给网络世界增添无限乐趣。学霸走进网络,为广大网友打开了一扇了解物理、法律、计算机、医学等新世界的大门。一手捧红法外狂徒“张三”的罗翔,让人们发现法律原来如此有趣;袁岚峰的科普,让人们近距离接触量子力学的世界,也深入认识世界运行的原理;“发明小达人”毕导,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只要敢想敢实践,许多奇思妙想皆有可能成为现实……
他们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和个人魅力迅速“出圈”,一改大家对专家学者的刻板印象。他们能将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以浅显易懂或是风趣幽默的方式道出了背后的本质原理,使得大众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学识、增长才干,更激发了部分人群对学术或职业未来的美好向往。通过他们的科普,让学术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普罗大众。
我们需对“学霸网红”保持理性态度,既不能过分苛责,更不能盲目捧杀。我们应正确认识到本应泡在实验室或书堆里的高端人才成为网红并非资源浪费,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之下,知识的学术化与大众化得以平衡。此外,学霸们在网络上走红,做到持续输出原创内容,并收获大批粉丝,其动力是永远保持对学术的兴趣和热爱,这种真正硬核的高阶“网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此同时,我们也应从“学霸网红”逐渐升温中静心思考,要警惕因追逐流量,过度利用和贩卖自己的文化资本,或是盲目评论非专业领域内容,也要引导“学霸网红”平衡好知识传播与教书育人、钻研学术的关系,做好价值引领而非迎合大众。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