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1-4)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生存权利,因为生存权利不仅包含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基本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凌辱,还包括人们赖以生存的财产不遭掠夺、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得到保障和不断提高。
选项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选项C,人身自由权指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是公民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受其他权利的先决条件。
选项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条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题干中刘某(15岁)和赵某(14岁)都属于未成年人,因此父母订立的婚约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A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可以作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在记忆。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根据题干,错误的为B选项,不管家庭情况如何,作为家长,要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利。故排除ACD,本题选B。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条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题干中,王某在距离学校不足百米处开设游戏厅,并允许学生出入,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并不合法。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择D。
科目二(5-10)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产婆术。产婆术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因此,他的教育方法被称为“产婆术”,也称为问答法。据此可知本题答案为C。
A选项,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西方最早有著作流传的哲学家,著有代表作《理想国》,但并未提出产婆术。不符合题意。
B选项,奥古斯丁是宗教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信的宗教人士,并未提出产婆术。不符合题意。
D选项,福禄贝尔是世界幼教之父,他提出了游戏理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但他并未提出产婆术。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本题选择C选项。
6.【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时期的著作。
A选项,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即教人“怎样做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B选项,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有《四书章句集注》、《白鹿洞书院揭示》。与题干不符。
C选项,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等。与题意不符。
D选项,柏拉图是西方最早有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代表作是《理想国》。
综上所述,故D选项正确。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及思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弟子不一定不如师父,师父也不一定会比弟子厉害。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的。
A选项,启发式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
B选项,学思结合是孔子关于学习心理的观点,意谓在学习过程中把学与思辩证地结合起来。与题意不符。
C选项,教学相长是指教与学相辅相成,指师生之间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此外学生可以超越教师。
D选项,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题意不符。
综上所述,题干表达的意思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故C选项正确。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也标志了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A选项,《教育学》是凯洛夫的作品,是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C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D选项,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报告中正式把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构想提出来,并不是赫尔巴特所提出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B选项。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的工作内容。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于总结和个别教育工作。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选项A,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选项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包括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教育。
选项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包括:第一,协调任课教师的教育影响;第二,协调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第三,协调班委会的教育影响;第四,协调少先队或共青团的影响;第五,协调学生家庭的教育影响;第六,协调社会教育影响。
题干中问的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则为组织和培养班集体。A、C、D三选项均与题意不符,因此答案选择B。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家: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孔子的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2)教育作用:①社会功能:庶、富、教。②个体功能:“性相近,习相远。”(3)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4)教育内容:六经,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5)教育方针:有教无类。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6)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外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3)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强调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利用儿童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活动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活动教学。(4)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岀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兴趣进行。形成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