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给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我为什么能做成这个事,我为什么做不成这个事。不管好坏,总要找个缘由来解释,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的领域里被称为归因,它不光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还成为我们教师资格考试的常客,在历年考试中都有它的踪影,考试频率比较高,多以单选题的形式考察。今天就让我们来寻觅它的踪迹,探寻它为什么成为考试常客的原因。
提起归因理论,就不得不说这鼎鼎大名的成败归因理论,而关于成败归因理论还有个小历史,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其实是海德。他提出,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外部环境,或者在于个人内部。例如:人们生活中遇到的不开心的事情大多因为运气不好。这就是将原因归于了外部的因素。而如果说人们的不幸大多是他们自己的错误所致。便是内部因素。
在海德研究的基础上,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并通过三个维度进行了对应。得到了下方这个表格。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们在进行归因时倾向六个因素,分别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这六个因素分属不同的维度,例如能力归因属于内部因素、稳定的因素、不可控的因素。这种对应关系就是我们在教资考试中最常见的一种单选题型,“请选择出某个因素对应的维度是什么?”所以需要同学们能将每一个因素对应的维度记清。
当我们了解归因理论之后,便需要我们从中吸取经验。我们从理论中可以看到,在这些归因的因素中,唯一可以控制的只有努力这一个因素,据此我们认为,将自己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是积极的归因方式,因为努力是可控的,成功或失败都能由我们掌控。设想如果一个同学成绩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那么因着努力可控,所以他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绩。而如果说他认为成绩不好是运气太差,那运气是不可控的因素,他也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我们提倡积极的归因方式,尽力避免采用消极的(不可控)的归因方式,甚至如果同学经常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不可控的、内部的、稳定的能力,那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这是一种抑郁状态,会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而这就是我们在考试中常见的第二种考试单选题目,判定什么是习得性无助以及是怎样导致的。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题来练习一下:
1.如果个体对成功和失败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归因理论中因素维度的对应。题目中指出的归因因素是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方式。因此答案选C。
2.为了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李老师引导对考试失利进行积极的归因,下列关于积极归因的是( )
A.将失败归因学习任务太难
B.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差
C.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
D.讲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归因理论中因素维度的对应。题目中指出的是积极的归因方式,积极的归因方式指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可控的因素,也就是唯一可控的努力归因。因此答案选D。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