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在即,很多同学对于申论作文到底能不能抄材料仍存有一问。在此中公教育想跟大家分享是,抄材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申论的基础就是材料,我们文章的分论点,立意,论证观点的基础,思考的起点,都必须依据材料。这是申论的特征所决定的。我们不是不可以抄,但此“抄”非彼抄,且此抄要有技巧。只要“抄”的得当,我们仍然可以拿高分。
开头也被称为“凤头”,就是要华丽,要简短,要吸引人的眼球,但是大多考生在考场上却不会在短时间内写出出彩的开头,所以同学们掌握一些开头的写作技巧,就会轻松很多。
1.观点引用。在材料中,有一种材料很重要,凡出现必是重点,那就是我们的观点型材料,也就是一些名言警句,谚语,古诗词等内容。对于材料中出现的此类句子,我们都可以划出来,用在开头第一句话中。
2.修辞手法。开头写作中,最好用的修辞手法就是排比式和比喻式。对于排比式,有不同观点的排比,具体操作为“有人说……;有人说……;还有人说……。”其中的观点补充就可以在材料中围绕核心要写的主题寻找错误或者片面的观点来呈现。
如试题特色小镇中原材料为:通常而言,概念都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差那么一点点。特色小镇不是“镇”,它不是单纯的行政地域划分;特色小镇不是“区”,它不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特色小镇也不是“加”,它不是简单的“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
改写为:有人说,特色小镇是“镇”,它是单纯的行政地域划分;有人说,特色小镇是“区”,它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还有人说,特色小镇是“加”,它是简单的“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
除此之外,还有不同设问的排比和不同影响的排比,其具体操作都是将材料中的内容,用我们自己的语言,用排比的句式来呈现即可。
分论点论证可以理证,可以例证,两种都可以引用材料中的原文。
1.要素法:引用材料中的案例时,我们可以抓住案例型材料中的四要素(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将这些内容重新排列组合成我们自己的语言来直接呈现;
2.同义转换法: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同义转换法,进行缩句或扩句,对材料内容进行改编,需表达得清晰、有条理。如材料原表述为“文化自尊陷入困境”,抄写时可转换为“传统文化陷入深深的‘泥潭’”;再如“意识淡薄阻碍文化的发展”,抄写时可转换为“意识淡薄已成为文化发展的‘绊脚石’”。
3.类比联想法:例如我们知道这个案例主要反映的就是科技创新,其中还提到了人工智能,那么我们在进行举例的时候就可以联系实际加以联想。比如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再比如我们身边的科技创新,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美团外卖等等。很显然,间接利用材料中的例子可以在考场上与众不同脱颖而出,所以立足材料但高于材料是最高明的写法。
文章的结尾就可以一般就分为个性化表述+总结全文(回扣总论点)+升华三部分,从材料中找出一些背景性表述的部分作为结尾引入或者引用名言观点和相关的政策文件,然后联系主题进行积极意义或对策的简单分析,这部分也可以围绕总分论点进行转述,最后围绕主题拔高谈意义即可。
学会运用材料并不是强调用材料比用自身积累出彩,而是想传达给大家如何短时间甚至考场上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考前这段时间里,大家还是要注意积累一些典型案例作为备用,联系材料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的时候能够灵活运用。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