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考面试季,相信很多等待笔试成绩的小伙伴现在内心一定很焦急,那么对于国考面试,有哪些是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并准备的呢?毫无疑问,大家最先关心的还是关于国考面试基本考情。
国考面试是不同部门独立组织招考,各部门面试形式不同,不同部门各有特点。
首先,每年较早开始考试的外交部,主要采用半结构化的形式,分普通面试和外语面试两次进行。半结构化面试是一种相对灵活的面试形式,即,由考官对应试者进行直接的现场提问,内容既有固定题目,又包括一些灵活性追问,固定题目中,常见考察有演讲类,话题涉及政治素养、国际外交,难度较大。同样使用半结构化面试形式的,还有银保监会等部门。
其次,除半结构化外,最长见的考试形式是结构化,铁路公安、海事局、海关、统计局、审计署、部分统考类等,均采用该种形式,结构化也称标准化面试,即面试测评要素、考试题目、组织流程、考试时间等内容,都提前设定好,一般采取独面,考生单独进入考场,面对考官回答固定题目。其优点在于简单方便,易操作,但不足就在于,固定的题目、时间,缺少互动,考生易于掩饰自己的缺点,考察不够全面。常见考试题目数量一般在4-5题,测查要素涉及综合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考察全面,综合性较强。
再次,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这种面试考试形式在国考面试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个别部门确是沿用多年,比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此种考试通常是给定几段材料,根据材料提出问题,要求一组考生围绕给定问题自由讨论并达成一致结论。其优点在于,对于考生而言,与身份相同的应试者面对面交流,相对比较放松;对于考官而言,应试者在相对放松的环境下,更容易展示真实的自己,一定程度上能破除部分掩饰性问题。但难点就在于,横向比较较多,考官需要同时对多名考生进行观察,考察难度,操作难度都比较大。
最后,结构化小组。近年来国考的招考大户税务局着重使用的面试形式。以小组的形式对考生进行考察,一般一组3人,也有4人的情况。此种形式考察的题目类型与结构化类似,只是更具开放性,一般三道题目,有开放类、漫画题、计划组织类等。考试环节包括集中备考、轮流答题、互评回应三个阶段。无领导综合了结构化与无领导的优点,操作上较之无领导更为简便,对应试者的考察也较为全面,能够通过横向比较对考生做出直接判断。
以上几种形式是过往国考面试考试中较为常见形式,需要针对性准备。那么在尚不知道笔试成绩的时候,如何做好提前备考呢。
首先,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面试考场大多时间短,题量大,比如铁路公安、海事局等,20分钟之内要完成4道题的思考并作答,大部分同学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对作答内容不自信,想不出自然答不好。所以良好的思考能力,才是面试考场上树立自信的关键。
其次,尽可能锻炼表达。面试是人事测评的环节之一,需要考生与考官进行有效交流,良好的表达能力才能将考生的价值观念、办事能力、思想情感、知识积累等明白无误的传递给考官。面试考场有时间限制,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表达,有内容、有条理、生动丰富。那么就需要积累语言、锻炼表达。
最后,提早积累,有备无患。国考面试的内容涵盖范围广泛,比如:社会热点事件、政策理论、基层治理方案,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领域要闻。这么多内容,单靠出成绩之后的时间进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就需要考生,提前准备,总结梳理。
2021国考面试新征程已经开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各位小伙伴,你准备好了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