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去年的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同学们,谁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好朋友呢?(生答)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一篇童话故事,了解这样一对好朋友,它们不是人类,但是它们的友情也一样珍贵。这篇课文就是《去年的树》。【板书:去年的树】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学生借助书上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2.再读课文,思考童话的主人公是谁?它们是什么关系?
明确: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的关系。【板书:小鸟、大树】
(三)深入研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哪里能体现它们是好朋友关系?
明确: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鸟儿承诺第二年回来还给树唱歌。
2.鸟儿兑现承诺了吗?为什么?那小鸟又做了什么?
明确:没有兑现承诺,因为大树消失不见了。鸟儿坚持不懈地寻找大树。并且在找大树的过程中遇到了树根、大门、小女孩和灯火。最后在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前唱起了歌,兑现它的承诺。
3.小组讨论:小鸟这么辛苦地寻找大树,体现了它和大树怎样的情感?你有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小鸟深深地思念着大树,与大树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这告诉我们,友谊很珍贵,要珍惜友谊。【板书:深厚友谊】
4.这篇童话故事除了小鸟和大树这对好朋友,还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呢?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树根、大门、小女孩。拟人,这也是童话的一大特点。【板书:拟人】
5.再读课文,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生动简洁,亲切自然,哲理丰富。【板书:亲切自然】
(四)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大树在这个过程中会想对小鸟说些什么?
明确:可能是沙漠中遇见赶路的人,也可能是池塘里遇见游动的鱼,或者是稻田里遇见呱呱叫的青蛙。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升华,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布置作业:请你帮小鸟写一张“友谊卡”给大树,把小鸟的思念和你想说的话都写上去。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语文课堂离不开阅读,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教学也要基于学生的发展特点。首先,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理念的确立,主要目的是力图规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灌输”行为,代之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中我主要采取了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其次,还要重视阅读的指导。阅读指导主要包括指导什么、如何指导两个层次。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层层递进的问题。最后,还要注重审美体验多元化。三年级的学生也有自己的喜好,阅读活动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阅读见解和感受。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谈谈你对这篇文章语言特点及内涵的理解。
【参考答案】
《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言语简练却哲理丰富。所以,要想赏析这篇童话言简义丰的语言特点,就要分析和领悟童话中蕴含的深意。这篇童话不像小说、报告文学那样直接描绘和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而是通过想象和幻想的艺术手法,折射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情况,以寄托某种情感及思想。
文中通过写一只小鸟和一棵树的友谊来寄托哲理性的思考,比如现实生活中的人该如何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品德等。文中小鸟的那种诚信守诺,以及通过执著的寻找表现出来的她对朋友的笃厚深情,都是十分感人的。同时,与许多童话作品不同的是,这篇童话的故事结局不是“大团圆”,而是由“树”的不幸遭际和“悲惨”结尾,使整个作品蒙上一层凄婉的悲剧色调,从而产生令人情感震撼的效果。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具体赏析。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