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20河北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经济知识—浅析征信制度的发展

2020-12-11 13:34:39|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征信制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征信”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左传》,其中“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是对征信概念最早的论述。[1]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征信在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征信主体的信用信息,同时把所拥有的信用信息提供给征信行业,在进行客户判断、风险控制、信用管理等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征信制度发展缓慢,历经三个阶段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征信制度。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立了第一个征信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同时,为了满足对外贸易的需求,我国逐步与国外公司合作,互相提供信用报告。1993年之后,一批专业信用调查中介机构相继而出,征信行业初步显现。1996正式我国征信业的起步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企业贷款征信制度,在这期间以上海为首的多个城市成为信用试点,在2002年实现了全国互联网征信信息的查询。美国市场信用评级等新的信用服务领域的发展,国际知名信用等级进入中国市场上,掀起了一股信用信息交流的风气,2002年中央人民政府调整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职责为“管理征信业”并且牵动了社会信用体系会议的发展。我国征信制度真正上步入依法治国的正式轨道,得益于2013年正式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

传统金融背景下征信制度的简述

对于现代人而言,传统的金融形势只具有存款、贷款、结算三大领域活动。消费者购买后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等业务全都依赖于银行,银行通过其本身具有的金融优势为广大消费者群体、个人企业提供信用信息咨询。由此可见,银行发挥着不可的信用信息传播功能,对于传统金融而言,由于经济发展与市场完善尚未全面,银行还有余力适应当时的市场需求,还可以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提供相对应的信用信息,可以满足一定的需求。

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方式形势不断多样化,形如余额宝、P2P等兴起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人们对于信用信息的获取来源变得多样化,银行已经不再是无法替代的主导地位。传统金融时期的征信制度已经与现代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市场受到阻力,个人、企业的发展与信心的获取变得繁琐。

由于经济发展与上层建筑的不相符合,导致市场的混乱:其一,交易结算的时间较长,相对于传统基本都依赖于银行处理金融业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涌现的现代经济中,显而易见的是银行的功能受到限制,银行的扩展无法解决目前的信用体制问题。其二,诚信体系和信任机制问题,金融信用信息需要有严格的交易记录来累积信用,没有交易记录难以实现融资和贷款。传统征信制度本身即存在体制不严谨的局限性,将其放于现代发展中局限性放大的同时又限制了信用信息的传播。其三,安全性欠佳,由于传统金融认为的参与度高,所以发生的错漏机率大。其四,中介服务成本高,传统金融交易系统重要来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续费或者贷款利息;在跨境交易时要支付汇率改变的资金。个人、企业获取信用信息的途径变得困难,传播信息的真实度受到质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关键词阅读 事业单位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