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申论 >

申论模拟题: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模拟卷(二)

2020-11-16 11:35:51|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战役即将打响,在2021国考紧张的备考阶段中,中公教育小编为你准备了2021国考申论冲刺模拟卷,助你一臂之力,记得一定要练习哦!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稳就业保民生

给定资料:

1.在J省K市,知名咖啡名牌在M国本土以外布局的最大一笔生产性战略投资——“咖啡创新产业园”落地开建;在J省H市,总投资2487亿元的32个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平均单体投资规模是上年同期的33倍;在J省P市,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产业链茁壮成长,弯道超车迈向高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好,复工复产快,还有一批重大项目逆势落户,高端人才纷纷扎根,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得益于J省营商环境好。平日里,营商环境聚焦于“放管服”改革;当下,则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检验。

作为全国较早进入全域低风险和复工复产较好的省份,J省有什么秘诀?

各级领导深入一线,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场解决困难问题。“既落实属地责任,也加强上下联动。”省领导给企业吃下“定心丸”,“市县能解决的市县解决,解决不了的省里协调,需要向国家汇报的我们全力做好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城市按下“重启键”,各级干部以实际行动支持消费回暖,向群众传递了信心。

疫情防控“急刹车”、复工复产“大油门”,J省吃透中央精神,把握形势变化,踩得果断、及时、有力。特别是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将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体现了J省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阶段性变化的准确把握,为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对冲疫情影响赢得先机。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多次点赞J省:S市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S市 ‘惠’十条”,这是疫情发生后全国首个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N市率先发放总额318亿元的消费券,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J省落实税收减免政策、顶格减免企业社保费、减免车辆通行费及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支持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扶持文旅及商贸服务业,支持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技改,实施贷款贴息免息、融资担保及复工复产保险补助,落实电费减免政策,预计全省企业和社会主体受惠超过1300亿元。

针对复工复产初期苗头性问题,J省及时明确“五个不准”——不准对外地车辆人员“一刀切”劝返,不准在没有突发疫情情况下擅自升级管控措施,不准向企业收取复工保证金,不准在省市复工审批流程之外另设门槛,不准要求企业出具防疫安全承诺书。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J省适时提出“三个不能”——不能以任何理由搞过度防控,不能以任何手段阻碍人员和货物正常流动,不能简单沿用原来严格防控时的复工标准。J省科学研判疫情影响程度,综合考虑复工复产进展、政策落地效果,作出“集中精力、千方百计解决好企业遇到的困难,完全有时间有条件把损失补回来”的重要判断,增强了世界看好J省的信心。

“应对大战大考,既看临场发挥,也看日常积累。”某大学刘教授表示,J省的阶段性答卷,展现了其有勇有谋、有智有能。

疫情发生以来,许多政务服务转到网上,更加凸显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的迫切性。通过“不见面”方式,J省组织采购、招标项目1100多个,中标总价超过130亿元;全省98%的税费业务通过线上办理,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选择“非接触式”领用发票的纳税人高达93%。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不见面”审批服务要瞄准一流水平,聚焦“高频事件”,进一步攻坚克难,拓展“不见面”的广度、深度、效率。

2.今天,很多人说不清楚全社会究竟有多少种岗位,但一个共同感受是,越来越多的职业正朝着高价值、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高价值,意味着简单重复劳动的工种将被陆续替代,而诸如数字化管理师、剪辑创意师、游戏架构师等比拼创新创意的工作会持续增加;数字化,意味着传统岗位也会焕发新生,比如传统农田上,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让农民这个古老职业融入“互联网+”;个性化则意味着职业发展更讲求兴趣导向,比如有的年轻人成为调酒师、宠物美容师,只因“我喜欢”。

新职业层出不穷,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必然结果。社会发展也像树的生长,越向上,越能分出新枝。如今,鲜有人既是农夫又是渔民还是猎手,人们都专注于一种工作甚至一道工序,但生活需求却被极大满足了,这是交换与合作使然。事实上,社会越朝专业化发展,合作的节点就越多,新职业诞生的几率就越大。可以预计,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还将有更多新职业接踵而至。

宠物摄影师、汉服造型师、密室设计师……这一个个新兴职业正受到年轻人的热捧。相关研究最新报告显示,55%的新职业从业者月收入高于5000元,月收入过万的占24?6%,新职业被从业者广泛认可,已成为就业新的“蓄水池”。

小赵是一名密室设计师,2017年,因为喜爱,他创立了“暴风岛沉浸式密室”,并亲手打造“白雾剧院”等一个个口碑爆棚的主题密室。外人不知道的是,在成为一名密室设计师前,小赵曾在中国通号研发部门工作6年,是一名翻山越岭的工程师和非典型程序员。被问及创业原因,他说:“从事密室设计更自由,也更有挑战性。”

从“高铁工程师”到新职业“密室设计师”,小赵认为其中有不少异同点。比如,密室设计师相信直觉,觉得自己就是自己的后盾,而高铁工程师则相信数学,相信整个产业都是自己的后盾。但两个职业对产品细节的要求都一样极致,工作强度一样大,成就感也一样爆棚。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专家表示,随着“双创”的不断深入,新兴职业使劳动者蕴含着的活力与创造力得以激发与释放,投身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兴职业,折射出青年一代就业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升华。新一代年轻人选择职业更加自我,在注重内心体验的同时,也更注重个人价值的体现。

“相比于产业的发展速度,各新职业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人才培养仍是杯水车薪。”某公司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L认为,人才是保证新职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目前,我国新职业人群受教育水平良莠不齐,职业上升通道不明晰,这制约着新职业人群的可持续发展。某公司首席执行官G表示,“亟待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大军。同时,要加快职业认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大力推进工作流程的标准化”。

此外,新职业由于处在发展早期,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也存在不足。团中央权益部协商代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在调研外卖小哥的状况时发现,外卖小哥参加社保的比例偏低,而且超时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这在其他新职业中也很常见。

面对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年轻人需要注意的是,新职业从业者,并非像表面看上去那样工作光鲜、收入高企,他们往往都是这些行业的专业人士,之前都经过了刻苦的学习和专业的培训,有些还专门到国外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

新职业的诞生并不只关乎部分人的就业,也关系到未来人与人如何分工协作。因此,有关部门应积极引导新职业发展,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并及时做好职业培训等。对于个人而言,一方面需要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性,同时也要具备应有的敏锐与自觉,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保持与新职业连接的能力,在与各行业更好的合作中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个人要想从事新职业,也需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跟风。

3.据了解,2020年3月13日起,湖北省在10天内有超过15万农民工通过“点对点”包车方式运输离鄂返岗,主要目的地集中在广东、浙江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3月20日凌晨,4辆从湖北孝感出发的“点对点”大巴到达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车上60名湖北籍技术骨干人员顺利返岗。近几天,这样的包车返岗越来越多。

湖北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出省务工人员约600万,随着全省已连续多日交出新冠肺炎疫情“0”数据,除武汉外的地区陆续放开了管控。3月12日,湖北省防控指挥部下发《关于做好人员安全有序流动交通运输保障的通知》,返岗大幕正式拉开。3月13日,赤壁市客运站率先开通赤壁至岳阳“点对点”包车业务,运输务工人员到岳阳,再换乘高铁赴广东。

在荆门汽车客运北站,确认过身份和健康码“绿码”,进行体温检测后,荆门子陵镇曾坡村的小陈登上了赴深圳的返岗专车。与小陈一同去深圳的还有293名湖北荆门籍务工人员,他们乘坐的是荆门开行的第三趟“点对点、一站式”出省返岗免费专车。此前,荆门已分两批组织358人赴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返岗务工。

“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是湖北为返岗务工人员专门开辟的绿色通道。连日来,除武汉外的各地区陆续以包车、专列等形式迎送返岗务工人员。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Z说:“湖北省坚持‘严格防’与‘有序放’相结合,实行专班专人无缝衔接,跟踪服务和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黄冈实施“一车一策”,选定车况优良、驾驶员素质过硬、安全监管到位的客运企业开展运输服务,及时开通复工返岗定制包车预约业务。

在宜昌,“三峡移民务工专车”“农民工返岗专车”陆续开通,自3月14日起每日均组织多批“点对点”包车,运送务工人员前往深圳、南京等地复工。

在恩施,3月21日首趟发往杭州的劳务协作扶贫专列D2248次动车出发,1071名务工人员集中乘车。

湖北省要求,所有“点对点、一站式”车辆均随车配备消毒剂、口罩和测温仪,并设置留观区域,对跨省距离较远的包车,还要求每台客车配备两名驾驶员,沿途不上下乘客。此外,每台车载客率保持在50%,乘车人员先测体温、后上车,执行“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闭环式管理。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关键词阅读 国家公务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