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非遗节专题联展“巧手夺天工——传统工艺的现代新生”上展示的工艺,既有两千多年前早已名扬丝绸之路的蜀锦制造,也有蜚声伦敦的中国时尚,既有从大山中走来的古老羌绣,也有刚从纽约时装周凯旋的国际潮流。
作为典籍之外的活态文化,非遗是特别的。它离不开人,离不开历代手工艺人对它的思考和保护。公众今天还能看到的每一项非遗技艺的背后,都是一个个传承人默默坚守、奋勇前行的动人故事。
羌族刺绣国家级代表传承人W,已是84岁高龄,她是本次展览中年纪最大的手工艺人。她的母亲是著名的羌族刺绣大师,从七八岁开始,W就跟着母亲苦学羌绣,慢慢地把母亲的技术都学会,到现在有70多个年头了。而且为了留住这门技术,W还培养了众多徒弟。经过她的细心教导,如今徒弟中不乏出众者,这让她十分欣慰。
W的母亲在结婚前,曾经亲手绣了一条满绣“金瓜万福图”围裙。母亲去世后,W将这条围裙珍藏在家里。2008年汶川地震中,W的家被震成一片废墟,她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抢出了这条围裙。
2019年,成都博物馆策展团队前往汶川羌峰村考察羌绣展品。羌峰村紧靠着大山,村前邻河,风景十分秀丽。羌绣省级传承人F的巧娘羌绣合作社就坐落在这里。策展团队在F家里惊喜地发现了一幅长达7?5米的“二十一团花”绣作,这是她花费数年时间才绣成的作品。羌族传统的21种团花样式在黑色绣布上依次排开,针法精湛,一眼望去极为壮观。
Z是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为清同治绍兴“朱府铜艺”第四代传人的他,在业内声名远播,甚至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参与过众多重量级建筑工程,从峨眉山金顶到雷峰塔,从常州天宁宝塔到国家博物馆铜厅,从杭州G20峰会场馆到厦门金砖五国峰会场馆……他的艺术创造遍布大江南北。在北京,故宫专门有他的文创店,在杭州,他以铜为精华创建了中国唯一一座江南铜屋。
在主持修建常州天宁宝塔时,因一次火灾,Z意外发现熔于火中的美轮美奂的熔铜结晶,由此灵机一动,创新发明了熔铜艺术。他将书画山水意境与熔铜相结合,将铜水倒入乌木等不同载体中,任其自由流淌,形成独一无二的美感。
夹江年画起于明代,与绵竹年画、梁平年画并称“四川三大年画”,采用古老的木板套印技法,然而目前存世的传统老雕版却难得一见。
为了保存最原汁原味的夹江年画,传承人R付出了满腔热情。由于明清时期,年画曾为重要的外贸商品,因此他想到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传统夹江年画,并尝试自己将找到的图案进行雕版复原。
在考察、探寻的过程中,R得到了无数人的支持和帮助,就连著名学者冯骥才也曾为他的执着所感动,更因他所复制的年画色泽已十分接近传统夹江年画的用色而赞叹不已,最终决定将自己在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中看到的夹江木版年画资料提供给他。而R则根据这些资料一个版一个版地进行复刻,其中就包括本次展览中的《元亨利贞》《陈姑赶潘》等作品。
《元亨利贞》出自易经的乾卦,有“一元复始、通达天地、大利天下、守一执一”等吉祥之意,而《陈姑赶潘》则来自传统川剧片段。这些作品,生动地体现了传统意趣和审美。
成都漆艺国家级代表传承人X,是一位“过敏”成就的大师。1972年,X进入成都漆器厂,师承成都漆艺大师陈老。但她没想到自己对生漆过敏严重,全身都长满了漆疮,苦不堪言,就连医生都告诫她不能再从事这个工作。师傅看她实在太痛苦,便让她先不做漆器,转做装饰,主攻雕刻,从此,X全身心都沉浸在漆器的工艺之中。本来师傅一共8个徒弟,每人学习一项技术,但X却把全部技术都学到了手,包括成都漆艺特有的“三雕一刻”——雕锡丝光、雕花填彩、雕填隐花和拉刀针刻,为成都漆艺赋予了富贵典雅的气质。
2.让绝活不“绝”是非遗传承人的期待,让非遗进校园行之有效,是教育人的追求。
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走进校园,已成为各级教育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我们不难发现,轰轰烈烈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仍面临诸多瓶颈。
“非遗进校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缺乏、无教材和未纳入课程等。”某非遗保护专家开门见山地指出,目前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主要是将一些非遗保护项目以展演的方式介绍到各类学校中,更多属于宣传手段,未完成由文化传承到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的转变。
黄先生是某地雕版印刷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0年来一直致力于将该技艺推向大众视野。“当前在全国范围内从事雕版印刷工作的人已屈指可数,所以近些年我们尽可能多地走出工作室。学校是我们传播该项技艺最好的场所。”
为了让非遗真正走入校园,黄先生在当地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记学分的雕版印刷课程。为了将课程更好地贴合学校,黄先生所带领的团队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人数、总时长、场地等条件定制方案。“一般我们将课程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前者让学生了解雕版印刷,后者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黄先生说。
因生制宜,是黄先生团队一以贯之的目标,也是细木制作技艺区级代表传承人陈先生在进校园过程中的实践。但随着合作的学校越来越多,陈先生所面临的师资数量、专业性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此,他将目光投向了高校,并与当地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开展了合作。“任何一个行业一定要有专业的技能。为此我对师大的学生进行了技术操作培训,让他们给孩子上课。此外,我们还与大学合作研发了包含小学、初中和职高三个阶段在内的木工STEM课程。”陈先生说。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陈先生还邀请技术团队开发了App,分解木工制作过程,让学生自己看视频控制学习进度,并帮助学校按照自己的特色进行课程再开发,生成自己的校本课程。
某非遗保护中心研究员小林曾用“拉拉横幅拍拍照”形容非遗进校园活动的现状,但听完非遗传承人的“经验之谈”,他信心颇足。“他们的实践,为非遗进校园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小林认为,在学校中推广非遗文化,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匠人,而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培育出具有创造力的综合性人才。
3.随着时代的变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目标,成为非遗传承的首要挑战。集纳莘莘学子,又拥有丰富的文化学术资源的学校,特别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教育环境和创新平台等方面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在非遗的传承中能担当起特殊使命,为培养更多更年轻的非遗传承人,做出积极贡献。
在J省旅游商贸职院非遗传承基地,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迎来了本校的体验者。据工作室校方负责人王老师介绍,职院组织教工进行研学产品的体验,通过观赏夏布绣作品、感悟夏布绣文化、学习夏布绣针法、制作夏布绣作品,对课程设计和研学服务提出建议。下一步,该工作室将逐步对外开放,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服务。
将夏布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J省旅游商贸职院可谓抢占了先机。早在2015年,该职院就和国家级非遗夏布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女士进行接洽,聘请她为客座教授。该职院投入3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220余平方米的场馆,2018年5月1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该职院正式挂牌。
据介绍,夏布绣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后,积极开展培训、研修、交流、攻关等活动,组织非遗教育体验活动,举办夏布绣非遗文化推广及教育活动,免费接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团体参观体验,人数已过6000余人次。
在J省工贸职院,J省稻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展示的五谷粮食画,勾勒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幸福美景。小米、红豆、绿豆等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植物种子,通过选粒、浸药、风干、晾晒、粘接、定色、装框等科学工艺流程,被制作成了颜色自然天成的五谷粮食画。该职院粮食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稻作文化是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据介绍,针对非遗传承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缺乏体系性、重技艺和经验传授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与发展活力不足”等问题,该职院深入开展系统研究,自2013年起,提出了“双五”理论观点——“五品转化,五育并举”的稻作文化非遗传承教育理论。
“五品转化”即人品转化成匠品、匠品转化成作品、作品转化成产品、产品转化成商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五谷粮食画创作主题构思,立德铸魂培育高尚人品;厚植追求卓越与勤业精业的匠品;形成知行合一、以艺载道的作品;通过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把作品开发成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最终成为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商品。
同时,该职院确定与之相对应的“五育并举”教育目标,坚持明德引领风尚,以美育和劳育为抓手,让稻作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了非遗有效传承与活态传承的良好氛围。
稻作文化非遗项目实施以来,不仅在育人育才上见成效,而且在服务社会中有大作为。2018年,该职院文化创意产业园五谷粮食画相关产业年营业额达580万元,促进了地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依托非遗技艺精准扶贫,该职院先后开展多次“粮心扶贫、粮艺传情”扶贫活动,帮助老区人民掌握五谷粮食画制作技能,走上技术脱贫之路。
J省财经大学集合学科、师资、科研等优势,构建起一支跨学科、多元化、复合型的非遗研究队伍,为非遗研究基地提供固定场所和开展科研活动必备的基础条件,确保每年科研资金投入。除此之外,该校还邀请国内非遗研究知名专家、学者,对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方面进行指导。
4.阳江历史悠久,山海文化兼备,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面广、类型丰富、独具特色。
经过历史的积淀,阳江先后被授予“南国风筝之乡”“中国刀剪之都”“漆器之乡”“根雕雅石之乡”等荣誉称号。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深厚的历史积淀为阳江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文化精粹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要么被遗忘而束之高阁,要么被忽视而“博物馆式”保存。尤其是年轻一代,许多人对非遗文化更是知之甚少,一些传统工艺、技艺传承面临人才断层,非遗传承陷入困境。
“竹编活也要花力气的,我毕竟过了花甲之年,已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特别是眼睛,盯着图案已经吃不消了。我希望能把这技艺传下去,我曾经收过多个徒弟,但十多年前,他们都放弃了。”曾经的竹编传承人老于说。随着现代工业产品的发展,竹制品逐渐淡出市场,老于也改行做起了其他行当,为了不放弃自己的手艺,有时还是会做几件竹编产品卖,但这已然不是他的主业。
“其实还是有对非遗传统项目感兴趣的年轻人的,有的是想学但不知道到哪里学。”漆器传承人许老师对于非遗项目的手工艺一直持乐观态度,她说在各级展览中会遇到一些年轻人,因为喜欢,来打听一些工艺大师的联系方式,可见传统工艺还是有发展市场的。许老师介绍,2018年区里启动扶持非遗传承人“找徒弟”的激励政策,由文化部门给予资金上的扶持,但有相应的考核,时间是3年,每年考核通过,师徒可各获得5000元资助。
老于也说,喜欢这门手艺的人确实有。他举例说,有次在博览会上,有个外地人看上了他的一只“金盆”(传统竹编用具),后来谈好价格以2800元买走,并且还想订购500只,但是老于苦于一个人做不出来,只能不了了之。
“非遗传承困难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培训,自己这么多年来都是根据经验和感觉给泥人上色,很想学一些专业的理论让自己的手艺更加精进,而且要传承下去也需要培训支撑。”泥塑手艺人孙老说。
阳江风筝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阳江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适宜放风筝。然而当前,风筝手艺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想收徒弟没人学,除了我们这些老手艺人,现在少有人会。而且现在放风筝的人很少,阳江风筝也只有在重阳节前后才有一些销路,其他时间很难卖出去。”风筝手艺人莫大爷提到。
多位非遗传承人指出,一些手艺人具备拿手绝技和工匠精神,但他们不懂产品开发、市场运作、传播营销,他们一些人生活困难,缺少资金、场地、设备。他们希望有专业的平台,为非遗传承发展提供支撑和帮助。
“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但长期以来,‘重申报、轻保护’却是非遗保护中碰到的顽疾,比如个别非遗传承人,在得到头衔之后,却不怎么干实事,致使非遗传承中断。”某业内专家如是说。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靠智力、创意和科技推动。地方政府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优秀非遗人才的培养,做好后继人才储备,倾心培育大师及行业领军人物,让阳江非遗传统工艺、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及传承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根据需要,支持非遗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对传统文化工艺作品的评审、征集等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
目前,阳江非遗传承人大都年事已高,相关部门要抢救性发掘漆艺漆画、风筝制作等特色非遗项目,通过开设培训课、一对一言传身教等形式,将这些独特技艺传之后人;要做好非遗传承人信息搜集整理工作,建立传承人数据库,不仅要记录个人信息情况,还要搜集其作品,科学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要充分发挥高校在非遗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设立相关学科,制定传承人高校研修培养计划;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年轻人加入非遗技艺传承保护,重点解决好大师级技艺传承与后备人员遴选、培养等关键问题,最大限度避免珍贵工艺、技艺因传承人离世而消亡。
5.M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目前,该省已有国家级非遗72项、传承人119人、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非遗478项、传承人792人。近年来,M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关注程度不高,文化认同感不强;创新不足,市场化程度不够;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等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M省广大文化工作者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之后,备受鼓舞。一些非遗传承人纷纷表示,再难也要担负起文化使命,弘扬工匠精神,努力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走进依偎在青山绿水间的G公司厂区,迎面就能看到一幅题有“做好每一张纸,为中国文化和企业发展做贡献”字样的标牌。宣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先生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每年经他手捞出的宣纸超过30万张,合格率99%。“非遗传承充满挑战和艰辛,只有埋头苦干才能打造出独具匠心、无可挑剔的作品。”周先生说。
作为中华儿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守护历史,是荣耀也是责任。为弘扬宣纸文化,周先生与同事们迈开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步伐,先后建成宣纸博物馆和宣纸文化园,在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全国八大美院设立“红星宣纸”奖学金并开设宣纸讲座。此外,他们还成功开发出“三丈三”巨宣,破解了原料、污染等难题。周先生还参与了宣纸邮票纸的生产试制;为公司捞纸帘床以塑料替代芒杆寻找材料,并获成功;为捞纸机械划槽、纸药桶替换等技术革新献计献策,带头试制,为宣纸生产节约了人力物力。
徽墨技艺传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项老与徽墨打了近40年的交道。他认为,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徽墨的重要性无可替代,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年来,项老已在十多所高校授课或举办相关讲座介绍徽墨技艺,并被中央美院等高校聘为客座教授。每逢假期,还有不少学生到他的工作室进行研学游。 “听了我的介绍,并实地参观体验制作过程,许多师生对徽墨技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喜爱。年轻人有了兴趣并愿意关注,这是非常可喜的。”多年来,项老带出了60余名弟子,他的儿子也在为徽墨技艺的薪火相传尽心尽力。
“挑花看着很简单,学了之后才知道它的穿针、打结、收尾都有讲究。家乡有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感到很骄傲。”学员小璐一边练习装裱挑花一边说。蓝底白花的望江挑花曾经被选作人民大会堂的装饰用品和外交礼品。王师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的两名省级传承人之一,从事挑花艺术已近40年。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非遗不能“藏于深闺无人知”,更不能让市民尤其是年轻人认为只有那些“供奉”在博物馆或者写在书中、挂在墙上的才是非遗。而在保护和传承中,只有让非遗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满足群众需求,才能赋予其新的活力。为此,王师傅等挑花艺人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具体实际,不断增强挑花的实用性,以期开发更多符合群众需求和时代发展的作品。现在,当地企业开发出300多个挑花产品,涵盖装饰、抱枕、屏风、服装、床上用品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我感觉到望江挑花未来不仅能传下来,还能大发展。作为传承人,我要做的就是坚持‘活态传承’,即扩大群众基础,出更好的作品,找准市场需求,出更好的产品,让望江挑花在时代土壤中绽放得更加灿烂。”王师傅说。
一、“给定资料1”反映了非遗传承人背后的故事,请你谈谈他们的突出特点。(15分)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2”,请你谈谈非遗传承人是怎样解决非遗进校难题的。(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三、邻省有关部门准备到J省高校考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传承的情况。如果你是J省教育部门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写一份情况介绍提纲。(20分)
要求:要点完整,内容具体,条理清晰。不超过500字。
四、请根据“给定资料4”,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5分)
要求:
(1)问题梳理全面、准确;
(2)所提措施有针对性、切实可行;
(3)不超过500字。
五、假设你是M省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5”写一份激励非遗传承人担当时代使命,努力让非遗活起来、传下去的倡议书。(30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800~1000字。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