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阅读资料 >

2020河北教师资格面试:小学道德与法治《国家机构有哪些》答辩

2020-08-31 18:03:44|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众所周知,在教师资格面试中,对考生的考查包含两部分——即试讲和答辩。试讲讲的好固然重要,但是试讲后的答辩环节的表现也不容小觑,对试讲的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很多考生对于答辩中考官都会问到哪些方面的问题,这类答辩问题究竟都应如何组织作答……这些问题都需要考生认真思考和准备。今天,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关于《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答辩题目以及参考答案,希望能够为各位考生的考前备考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说明国家机构的含义以及组成。【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某区派出所、某市民政局、国家监察委员会等国家机关组成了国家机构的中央国家机关以及地方国家机关,其中中央国家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地方国家机关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国家正常运转需要国家机构来实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二、谈谈我国主要几个国家机关?【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3.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两个国家机关属于国家司法机关。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不同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三、说一说我国国家机关的产生?【学科知识】

【参考答案】

由间接与直接选举结合产生的人大代表所组成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地方则由其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还比如“一府一委两院”是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这也体现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四、你是怎样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我设置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当家作主的责任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与方法目标】

通过讨论分析实践,能够养成及时关注国家大事的好习惯。

【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国家机构的含义以及不同国家机关所具备的不同职权,了解国家机构的产生及组成。

本节课我将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予以补充。如对于知识目标我将引用一些案例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国家机构,国家机构都具有哪些职权,国家机构又是怎么产生,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总结,从而得出知识点,而且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五、说说本节课你是如何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并说明理由。【教学实施】

【参考答案】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案例教学法。

材料:星期六,黄海洋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办事,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判断一下,他们提到的而这些的单位那些属于国家机构。

图一:到银行取钱

图二:去派出所办理身份证

图三: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李阿姨

图四:到民政局咨询老年优待证办理事宜

图五:路过国家监察委员会

思考:(1)根据材料中提到了的国家机构,说明国家机构是什么?(2)国家机构是如何组成的?

教师总结: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材料中所出现某区派出所、某市民政局、国家监察委员会等国家机关,而这些正是组成了国家机构的中央国家机关以及地方国家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地方国家机关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国家正常运转需要国家机构来实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理由: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