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判断题是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必考题,题量稳定,相当一部分考生会认为这种题型比较简单,因为它其实只需要找到题干要点,将选项和通过一一比对就可以选出答案。但是实践表明,越是这样看似简单无脑的题目,考生越容易出错。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考生粗心大意,不仔细分析选项,所以老是踩中出题人的陷阱,一错再错。下面中公教育教给大家一种解题方法。
针对这样的出题特点,我们可以使用核心成分分析法。所谓核心成分分析法,就是我们在阅读中对于定义中起限制性的一些成分进行勾画分析,利用核心信息来快速排除干扰选项。核心成分主要指主体,客体,目的,原因,条件等。其中,主客体的考查最多,尤其是在行政法等相关定义中。
例题1:顺应是指当环境发生改变或当生物迁入新环境时,生物对所在环境条件产生的生理适应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体现顺应的是( )。
A.松树冬季的耐寒力由夏季的-8℃变为-30℃
B.某些苍蝇由暗处飞到强光下,会不停地摆头决定方向
C.小王转学进入新的学校学习,他更加兴奋了
D.参加沟通技巧培训后,小李采用新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中公解析】A。分析定义我们可以找到3个要点:①当环境发生改变或当生物迁入新环境②生物对所在环境条件③生物生理适应过程。 A项中,松树由夏季到冬季是环境变化符合要点①,冬季的耐寒力的改变是生理适应,符合要点②③,故目前满足所有要点是最优项,保留; B项中,苍蝇不停地摆头,属于动作变化,目的是寻找方向,并没有适应强光环境不符合定义③,排除; C项中,小王兴奋,属于心理适应过程,不符合定义③,排除; D项中,小李改变交流方式,属于方法的改变,不符合定义①②③,排除。 故本题选A。
需要强调的是,做题时我们不需要完全辨别出哪个部分是目的还是原因,因为区分的过程过于浪费时间,得不偿失。我们要做的是对文段进行划分,更好地去筛选出重要细节,不遗漏。不过,不是所有题目都可以用此方法,它适合定义短,难懂的题目。从学科角度来说,更加适合法律、管理学、经济学。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