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20张家口事业单位备考:“诈骗罪”和“侵占罪”你知道吗?

2020-05-30 17:55:08|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诈骗罪和侵占罪在一般的事业单位中考察不是很多,但是在三支一扶与省直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或许作为主角考察,或许作为配角陪跑,因此,在学习法律过程中我们要了解诈骗和侵占,最主要的是要与盗窃罪进行区别,这块是个常考点。

一、诈骗罪

1、概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行为结构: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相对人产生错误认识,相对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受骗者遭受财产损失。

既遂:取得财产,如果受害人把财产打到别人账号,此时是未遂。

3、盗窃与诈骗的区别:被害人是否是主动处分财产,主动处分是诈骗,被动处分是盗窃。

【例题再现】张某在商场以“手机没电,联系不上家人”为由借得顾客赵某的高档手机一部,佯装打电话向商场门口移动。出门后狂奔,赵某虽有警觉但为时已晚,未能追上,张某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抢夺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答案】D。解析: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是指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行为。无论是抢劫还是抢夺都要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只不过程度不同,而题目中借手机没有使用暴力手段,因此A、B错误。诈骗强调受害人主动处分财产,但题目中受害人仅仅是借而不是给,所以不构成诈骗罪,因此C错误。盗窃罪是指采用平和手段获取财物,强调是被动处分财产的,题目中张某在商场以“手机没电,联系不上家人”为由借得顾客赵某的高档手机一部,采用平和手段,然后佯装打电话向商场门口移动,出门后狂奔主观上赵某是借而不是给,但最终张某违反赵某意志拿走,赵某是被动处分,因此构成盗窃罪,D正确。

二、侵占罪

1、概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是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

2、侵占与盗窃的区别:

侵占:先占后侵,变自己占有为自己所有

盗窃:先盗后占,变他人占有为自己所有

【例题再现】一日,甲乘坐出租车,下车时将内装1万元的提包落在出租车内,在甲下车不久,乙乘坐此出租车并在座位上发现了甲的提包,在下车时将甲的提包据为己有,乙的行为性质是()

A.侵占罪

B.盗窃罪

C.不当得利

D.抢夺罪

【答案】B。解析:侵占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是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返还。本质是变自己占有为自己所有,题目中甲乘坐出租车,下车时将内装1万元的提包落在出租车内,此时提包及钱由出租车司机占有,乙发现了甲的提包,在下车时将甲的提包据为己有,不是变自己占有为自己所有而是变他人占有为自己所有,因此构成盗窃罪而不是侵占罪。A错误,B正确。不当得利其实更强调是“天上掉馅儿饼”,而此案中是自己实施侵权行为的,所以不是不当得利,抢夺要采用暴力手段,题目中未体现,C、D错误。

中公教育点评:在诈骗罪和侵占罪中要学会判断什么是诈骗和侵占,这块主要了解诈骗的行为结构和侵占的本质,其次要学会区分它们与盗窃的区别。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