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答案(4.20)

2020-04-30 14:36:21|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这体现的是全面性,也叫统一性。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陶冶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题干描述的是环境陶冶。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学校德育的主要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是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4.【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教育与生活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教育的生活不是智慧的,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所以体现的是教育与实际的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德育当中实际锻炼教育相一致。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其中惩罚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否定;②批评;③处罚。A选项运用了品德评价法,B选项运用了榜样法,C选项运用了实际锻炼法,D选项运用了情感陶冶法。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由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知是基础,情是催化剂,意是调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是关键。

8.【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9.【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10.【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英雄人物是学生的学习的榜样,属于榜样示范法。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zxf71560)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