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20河北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答案(4.16)

2020-04-30 14:29:41|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原有知识结构对学习的重要性。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强调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强化的分类。题干显示通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终止刺耳的噪音),从而增加学生行为(系好安全带),属于负强化。故选A。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符合题意。陈述性组织者,用它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CD属于干扰选项。故选A。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故他提出的“有意义学习”重在强调人的兴趣和意愿;而奥苏贝尔是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他重在强调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故选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中的效果律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题干中“成功”或“失败”的反馈会使得儿童形成相应的态度。体现了效果律。故选C。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经验。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9.【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先行组织者指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故选B。

10.【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效果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zxf71560)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