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扇形统计图》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屏幕展示体育课上六(1)班学生自由活动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找出图中进行不同活动的人数,并计算各项运动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填入表格。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节: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后作业:思考总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征,分析三种统计图的优缺点;完成课后练习1、2题。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已有认知,我认为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能够直观的反应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能够从扇形统计图中正确找到相关信息,并解决简单问题。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学习,提升数据分析观念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类比分数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提升类比学习及知识迁移能力。
最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通过学习扇形统计图,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2.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体现各组数据,易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折线统计图不仅能体现各组数据,而且能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易显示部分相对于整体的大小。
小学数学《1-5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主题图片:老奶奶喂鸡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各种物品及小动物的数量,进行比较,提问:哪种小动物或物品的数量最多,哪一种又最少?引入本课《1-5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活动一:结合导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共同得出:小狗的数量最少,南瓜的数量最多。提问:是否可以用其它方式表示小狗的数量?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预设学生可以得到用1根小木棍、1根手指都可以表示。
讲解:小狗的数量我们把它读作1,并板书。
继续结合小木棍认识2-5,引导学生用木棍对应数字进行拼摆。
提问: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1-5来表示?
活动二:结合算珠和点子图,认识1-5的数序。
教师用算珠逐步从1个增加到5个,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并用点子图表示。引导学生思考、理解,1-5中每个数字都有其位置,1-5是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活动三:讲解1-5的书写方法。
教师将1-5正确书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数字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
布置学生活动:按照起笔顺序,描红写数字。
(三)课堂练习
找出身体上藏着的数字1-5,数一数、写一写。
(四)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数字1-5的读、写法。
课后作业:数一数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并且写出其数量。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帮助学生形象理解1到5?
【参考答案】
对于小学生对于数字的学习,最开始我们可以采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体会1到5的数量关系,其次利用口诀“1像粉笔、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帮助学生进行形象记忆,接着带领学生写一写1-5,教师书写后,请学生按照起笔顺序进行描红,最后通过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学生写出对应数字,学以致用,从而理解1-5的认识。
2.根据你的体会,说说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从新课标的角度来说,在一堂课中,对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老师只是一味的讲解,那么课堂既没有符合新课标“体现学生自主合作研究”的要求,又会使整堂课比较枯燥。而实施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清楚的感知知识,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对知识的有效把握。并且在教学中,小组讨论是较方便实施的,简单容易操作,只要教师注意目的性和引导性,就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选取恰当的质量单位进行填空的小游戏,如: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袋苹果约重2( );一只蜂鸟约重10( )……
顺势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质量单位:千克与克。提问:一头蓝鲸重165( ),应选哪个质量单位?引出课题《吨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活动一:认识吨(t)。
屏幕展现教材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关注图中的质量信息。预设学生得到集装箱的质量为2吨,一节火车的质量为60吨,顺势讲解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解决导入问题,一头蓝鲸重165吨。
讲解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数”与“量”的思考。
可设置学生同桌交流活动,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较重的物体可以用吨作单位。例如大象、轮船、汽车等。
活动二:间接感受1吨有多重。
提问:1吨有多重?
首先屏幕展示图片,每袋大米重100千克,请学生计算10袋大米重多少?顺势给出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1吨=1000千克。
接着设置学生小组活动,先测量组内学生体重,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再估一估、动笔算一算,多少个这样体重的同学重1吨,充分想象,形成间接经验。
(三)课堂练习
填上具体数量。
1头奶牛重500千克,( )头奶牛重1吨;1桶食用油重5千克,( )桶食用油重1吨。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总结吨的概念及符号表示,回顾吨与千克的换算关系。
作业:搜集古代人民测量质量的小故事,并找出哪些可以用吨作质量单位,第二天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如何讲解“吨”这一概念。
【参考答案】
首先我会在导入部分设置选词填空的小游戏,让学生应用已学的克与千克明确事物的质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蜂鸟重10克,小兔重3千克。但是蓝鲸作为最重的哺乳动物,质量是165又该补上哪个质量单位,引发学生对数与量的思考。紧接着给出生活中的实例,集装箱、一节火车这些较重或大宗物品等其质量都是用新的质量单位“吨”来描述,进而讲解“吨”的概念,当然仅仅是讲解概念,并不是完整的教学,我还会设置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间接感受1吨有多重,从理论到实践,充分让学生理解、体会“吨”的概念。
2.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生在小学阶段,会接触一些基本的质量单位如:克与千克、吨,也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质量单位如:市斤、两,根据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与生活经验的客观情况,学生会先了解克与千克及其换算关系,会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本节内容“吨”。由于“吨”这样一个质量单位过大,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间接感受、明确1吨有多重,方便应用多种质量单位对客观事物进行合理估算与应用。
学生了解的市斤、两等质量单位也作为一个必要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客观事物。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