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顺序性
顺序性是我们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的顺序,发展的阶段不会出现逆反,也不会出现逾越的情况,一般都是按照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因此我们在教育中就要遵循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循序渐进,按照规律进行发展,因此我们在解题的时候,当题干中出现从什么到什么这样的关键词我们就直接反选顺序性。当题干考查顺序性的教学启示就反选循序渐进。
二、阶段性
阶段性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中由质变引起的阶段性的特性。我们知道,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当代表某些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逐渐的占据主导地位,取代旧特征,就进入到新阶段。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个月会喊大大就属于阶段性。阶段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我们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不搞一刀切。
三、不均衡性
不均衡性是指个体发展具有非等速和非直线的特点,第一: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第二,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同一时期发展是不均衡的,即身心发展的某些特征发展的比较快,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有些方面发展的却比较慢,要到较晚的阶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当题干中出现速度快慢或者时间早晚等关键词时,我们就反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抓住身心发展快的阶段,即关键期。
四、互补性
互补性反应的是个体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以后,可以其他方面的超长发展得到补偿。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的优势。
五、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个体身心发展之间的差异性,虽然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普遍的规律和模式,需经历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在身心发展的速度,优势领域等方面又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根据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一、单选题
1.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抽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应性
【答案】B。解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不同阶段不同特点,题干中小学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学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符合阶段性的概念,故答案选择B。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
【难度系数】★
2.教育残疾儿童的依据是(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D。解析:互补性是一方面不足其他方面弥补,残疾儿童身体有残缺,但是我们应该教育儿童发挥优势,弥补先天的不足,故答案选择D。
【核心考点】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身心发展的规律——互补性
【难度系数】★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教师资格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