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资格 > 考试题库 >

2019上半年初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一批

2019-05-20 15:49:08| 来源:学员回顾

荐:2019张家口教资学习群559660376

初中心理健康 《正确看待比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我和你

1.活动规则

请大家观看视频,这是我们班两位同学提前为大家录制的视频。

刘正阳和孟子豪从小在一个小区长大,父母是同事,再加上两人年纪相仿,兴趣爱好相投,就成了好朋友。正阳数学好,子豪遇到不会的问题经常想正阳请教;子豪英语好,正阳经常请子豪帮忙纠正发音;两个人平时互相比较,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2.交流讨论

师:你如何看待刘正阳和孟子豪之间的比较?你在哪些方面和别人进行过比较?

生1: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比较是良性的,能共同成长。

生2:我经常和发小比成绩,每次他超过我,我就会很着急,下苦工复习。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与他人进行比较,有些比较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有些可以帮助我们进步,当然,也有些比较会对我们有一些不好的影响。

(二)主题活动一:和别人比较什么

1.活动规则

志宇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某重点中学的。他是班里的学霸,同学们都羡慕他学习好,可志宇并不快乐,让他难过的有两件事,一个是自己家境贫寒,穿衣打扮显得寒酸,另一个是觉得自己身材矮小,缺少男子汉气概。

2.交流讨论

师:志宇在和同学比什么?对于他比较的内容,你怎么看?

生1:志宇比较的是家境、身材这些外在条件,却没有看到内在品质。

生2:志宇用自己的劣势和别人比较,自然就会自卑。

师: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或者你有过类似的想法吗?在比较的时候哪些内容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这时,心理是什么感受?哪些内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你会比较这些方面?

生3:我通常会跟他人的优势比较,当看到别人哪些方面做得好的时候,我就会想想自己能否做到。

生4:我有时候会比穿着,如果我和大家一样,我会觉得很舒服,不一样的话我会很不自在。

3.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与他人比较,只是有时我们会表达出来,有时候放在心里。在比较时,我们要注意多比较内在品质。

(三)主题活动二:关键是和自己比

1.活动规则

请大家续写这个故事。

思瑶和雅琪是好朋友,学习上也是你追我赶的竞争对手。这次期中考试她俩都进步了,但是雅琪比思瑶考得好。试卷发下来之后……

2.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站在两位同学的角度,揣摩人物的心情与感受,你认为哪种想法对未来的发展和现在的情绪更好,为什么?

生1:认为自己取得了进步,这样的想法对自己更好。

师:想一想自己,与两年前的自己相比,你在哪些方面有进步?

生2:我更豁达了,视野开阔了。

3.教师小结

和自己比较就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这是更有利于自己未来发展和现在情绪的想法。

(四)总结升华

面对被比较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别人看到的并不是全面的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就能让自己不在被比较中迷失。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是如何达成目标的?

【参考答案】

本课主要小组讨论和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与人比较,学会与自己比较,进一步接纳自我,完善自我。

首先,热身活动唤起学生共鸣,继而提出主题。

其次,主题活动一,进行内容的细化,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具体列出比较内容,引导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比较中应更加注重内在品质。

再次,主题活动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与自己比较的益处。

最后,总结升华,进行回顾和总结。

2.学生存在攀比心理,请谈一谈青少年应该如何调节比。

【参考答案】

青少年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暗示、纵向比较和加强沟通来改变不良认知。

(1)自我调节是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比较和评价,从而调节自身行为的过程。合理的自我调节实现负性攀比到正性攀比的转化,从而建立正确的比较观念,摆脱压力的束缚,找到前进的动力。

(2)自我暗示是指对个体预期目标积极的叙述,实现头脑中坚定而持久的积极认知,摆脱陈旧的、否定性的消极思维模式。自我暗示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理调节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预期,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心中默念其实我也很多好之类的话。

(3)纵向比较是指个体和自己的昨天比较,找到长期的发展变化,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从而建立希望体系,帮助个体树立坚定的信心。

(4)最后要加强沟通,以消除不良的歪曲认知。

1 2 3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