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事业单位申论综合分析题型作答技巧

2024-06-02 09:45:35| 来源: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王知凡

综合分析题是事业单位考试申论科目中的常规题型,出现频率较高,是需要广大考生需要高度重视的板块。综合分析题型因其提问方式灵活不同题目的答题方法会有细微差别。它历来是考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类题型,从考生的反馈来看,很多考生会有相应的困惑,比如不知道分析什么,方向在哪?分析内容不够全面,或是写作的逻辑较差……这些都会影响考生的分数,今天我们结合经典题目,来看一看如何作答综合分析题型。

一、题型细分

对于“综合分析能力”,申论大纲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综合分析题型通常以考察考生对于一句话、一个词或对某种观点、现象谈理解、看法或启示。其中对一句话或词语谈理解的通常称为解释型,对现象谈认识的则称为评价型,谈启示的叫做启示型,考生不必拘泥于题型名称,其做题方法基本相同。

二、理论方法

此类题目作答考生需要明确分析对象中的关键词及逻辑关系,展开初步分析后,带着初步分析到材料中找点,然后将与分析对象有关的表述(包含词、句等)整理书写,呈现一定的逻辑。

让我们来看一则例题感受一下,如请就“给定资料6”中“我们回家乡,不仅要‘塑新貌’,更要‘塑新人’”这句话,谈谈你的理解。这句话聚焦两个关键词,“塑新貌”和“塑新人”,两者的关系为递进,这提示我们在最后书写时,“塑新人”的篇幅要高于“塑新貌”。

接下来简单理解两个关键词的含义,“塑新貌”指的是乡村的外在面貌被改变,如基础设施改造、人居环境改善等,“塑新人”则强调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激发了内生动力。初步理解透彻题干后回到材料中寻找关于“塑新貌”“塑新人”的内容,按照其归属的类别进行逻辑分类。在作答时,既然让我们谈理解,首先我们就要给出这句话的含义,优先用材料内容表达,其次再将材料中与它们有关的书写在下面,完成题目写作。

综合分析题型的难度在于它的作答对象没有那么明确,但只要掌握思路和方法,梳理材料逻辑就一定能够答好它。望广大考生掌握基础方法加以历年试题练习,多记多做多听多复盘。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