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24国考行测考前冲刺之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3-11-24 13:20:19| 来源:中公教育李蓉

2024国考将近,相信各位小伙伴都在已经在备考的路上愈行愈远。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各位小伙伴不仅需要夯实基础,更需要不断地查缺补漏,为自己公考之路奠定好路基。今天,中公教育将带着大家一起梳理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每类题型的易错点,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助力备考。

一、选词填空

结合历年考生备考的疑难反馈,选词填空常见易错点有两个:1.语境分析不清楚;2.词语积累不足且不会用。

解决办法:

1.利用标志判定空缺测查语境,结合空缺话题找到同话题提示信息构成该种关系,利用提示信息理解空意。由此可知,熟悉语境的判定标志,准确应用提示信息很重要。选词填空中,语境关系分为四种:相反相对、解释说明、并举关系、递进关系,做题时可以通过判定的标志词辨析语境。

(1)相反相对关系

判定标志:转折词(但是、然而、却……)、对照词(不是……而是……、能……不能……)、变化词(转换为、由……变成……)

应用:空意应是否定词+提示信息。

(2)解释说明关系

判定标志:同义互换词(无异于、也就是说、换言之)、指代词(它、这、那、此、其)、比喻词(就像、好像、如)、标点符号(冒号、破折号)、因果词(因为、所以、因此、导致)、假设词(如果……那么……)、条件词(只有……才……)

应用:同义互换、指代、比喻与标点出现时,空缺对提示信息理解概括、同义转述;因果、假设与条件词出现时,要基于对提示信息的理解,推断出空意。

(3)并举关系

判定标志:并列词(和、且、与、同时)、并列句式

应用:空缺应与提示信息语义一致、色彩一致或结构一致。

(4)递进关系

判定标志:递进词(甚至、更、上升到)

应用:空缺词语应与提示信息语义一致,并且注意递进词前后的语义轻重,即前轻后重。

2.若因词语积累不足而无所适从的小伙伴,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刷题去积累词语,去背记词语侧重点,因为每一年出现的词语都会有一定的重复率,所以背记侧重点能减轻自己的记忆负担,同时也能熟练运用。另外,不会应用词语的小伙伴,在日常练习中,要注意积累词语的语用示例库,熟悉词语的搭配对象、适用范围、句法功能,同时,也要强化对材料主谓宾、主客体的提炼,这样才能够在做题的过程中更快、更准。

二、片段阅读

从题型上看,片段阅读主要包含了查找细节题、概括归纳主旨题、判断意图题、标题添加题、推断下文题、词句理解题,其中判断意图题,既是我们考查的重中之重,也是很多考生的易错题型。

主旨题的易错点:1.分析文段不清晰,意图判断不准确;2.意图判断到位,但选项选不对。

解决办法:

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总结文段行文脉络,准确把握意图。

(1)转折词+观点/总结,转折之后表意图;

(2)因果词+总结/对策,“果”表意图;

(3)分析+提观点/作评价/做概括/提对策,意图常由指代词、同义互换词、对策词、条件词、假设词引出;

(4)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分析重要性/分析危害,意图在于针对问题(原因)提对策。

2.若意图判断准确,但选项选不对,问题基本是在主旨向正确选项的同义转述上出现转述错误,建议各位考生找10—20道题目,强化对话题一致性的把握。

三、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包含语句排序和句子填空题,这两类题目常见易错点:1.句子填空空缺作用不明晰、逻辑关系梳理不正确;2.句子排序解题思路不清晰,同类语句不敏感。

解决办法:

1.句子填空题先结合行文分析,把握空缺在材料中的作用(空缺在段首引话题/提观点、空缺在段中承上启下、空缺在段中作总结/提观点/提对策/表并列),然后再根据空缺作用范围,结合相关上下文理解空意;

2.句子排序题先观察选项的首句,排除不能作为首句的选项,再抓标志词(如:指代词、关联词、重复词、时间词等),明确句子作用,合并同类,确定句子的相对顺序。

四、文章阅读

从考查形式上看,考查10道题目涉及2-3篇文章,文章包括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这其实就是言语理解的综合考查题型,包含了以上论述的类型。

文章阅读易错点:文章太长没有耐心阅读,抓不住重点,做题先后顺序不明晰。

解决办法:由于文章篇幅比较长,阅读起来费力,因此建议做题时先看题目的问法,优先选择微观题做,比如有具体段落指向的细节题、选词填空、句子填空、语段归位题,再做宏观题,比如主旨题、标题添加题。在阅读文章时优先关注首尾段和首尾句,有意识地用勾画关键词的方法跳读大致确定段落的重点,以便于快速定位和解题。

2024国考近在眼前,提升冲刺势在必行,中公教育将陪您一起奋战到最后!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