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作文的分析与论证中,大家最常用的为举例子和道理论证中的原因分析与影响分析的方法,但当我们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以后,就需要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不仅仅要学会基础的论证方法,同时还可以使用更加灵活的论证方式,今天中公教育将介绍一种最容易上手的论证方式,即原理效应分析论证的方法。
在普通的原因分析的论证中,通过列举现状,原因分析进而总结的方式可以把分论点论述的直观清晰,即使语言上也有调整,但是当阅卷老师看到很多类似的论证手法后,该方法就不再新颖,有时候可能很难帮助我们拿到更高的分数。
【例】分论点:根除衙门习气,需完善容错机制,破除“洗碗效应”。
出现 “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等“衙门习气”,既有干部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还有干部管理制度的原因。实际上,不少干部都反映很多时候不是不想为,也不是不能为,而是害怕做得多错得多,最后反而出力不讨好。 (原因分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作为干部自身来讲,工作中的过错在所难免,不能因为害怕过错就不干工作了,这样看起来不会犯错误,但实际上是更大的错误。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作为组织来讲,要建立容错机制,要给干部以机会,不能贴标签、扣帽子,而是给予信任和帮助,加强支持和指导,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今后的工作中证明自己。(对策+结论)
同一个分论点,但是当我们列举完现状后,把原理效应融入分析中,既能够保持论证清晰完整,又能够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建议平时的练习中可以往这个方向努力。
【例】分论点:根除衙门习气,需完善容错机制,破除“洗碗效应”。
现实中,一方面,有少数干部政绩观偏移,“捂着乌纱帽做官”,搞“不做不错”那一套,担心在位干事的风险大,差错多;另一方面,一些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干部,由于在探索过程中遭遇挫折,被上级不加区别地追责问责,到头来“拓荒牛”不敌“黄鹂鸟”,“领头羊”成了“替罪羊”。(问题描述)在社会学中,有一种现象叫作“洗碗效应”:经常洗碗的人常会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还可能被周围的人严厉指责,而那些懒惰的人不洗碗,自然摔不碎碗,也就不会被骂。久而久之,洗碗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勤汉费力不讨好,懒汉讨好不费力”,如果明哲保身的“围观者”多了,任劳任怨的“洗碗人”少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令人堪忧了。(描述什么是效应+结合实际分析)因此,要不断完善容错机制,精心炼好试错容错的“定心丸”,让敢干事、想干事的人,抛却后顾之忧,轻装上阵。(结论+对策)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