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河北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 >

2022河北省考申论热点:有效防止返贫 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1-04-08 15:58:23|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热点背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事关党的宗旨,事关人民福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必须要完成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特别强调要“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

 提出观点 

贫困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我国对贫困的认定,坚持了多维贫困观点,一是依据生存状态的生活质量指标,分为绝对和相对贫困、狭义和广义贫困;二是根据贫困成因。分为长期和短期贫困;制度性、区域性和阶层性贫困;资源/条件制约型和能力约束型贫困。精准脱贫的“贫”是绝对的贫而不是相对的贫,绝对的贫具体指以人均年收入作为计算贫困标准线的贫困指标,我国2011年贫困标准为2300元,2016年贫困标准为3000元,2020年贫困标准为4000元。十三五”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今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即将全部脱贫,中华民族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还存在着许多易返贫群体。因此,巩固脱贫成果,筑牢防返贫的坚实堤坝,是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的关键一环。

 综合分析 

一方面,有些靠短期帮扶举措脱贫的、靠政策兜底脱贫的、刚过贫困线仍处于边缘的,一旦帮扶措施没了或力度不够,很容易返贫。一些收入略高于贫困线的边缘户家底薄,生产生活一旦遇到变故沟坎,很容易再次陷入贫困。一些地方扶贫产业还没有实现自主稳定发展,如果外部扶持撤得过快,很可能半途而废。一些地方易地扶贫搬迁主要解决了搬下来的问题,但真正实现稳得住、能致富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另一方面,脱贫地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时期以来将资源要素集中投向贫困村、贫困户,重点用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在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许多其他想办、该办的事顾不过来。

 提出对策 

一、启动防贫预警监测机制,开展返贫预警级别评定,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监测,兜牢贫困保障线。

二、把特色产业作为巩固脱贫的支柱。加快打造现代农业载体,抓好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抓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三、把培育内生动力作为巩固脱贫的保障。要注意持续提升群众发展生产、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调动脱贫后的群众保护“胜利果实。

四、克服疫情影响。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

五、多措并举巩固成果。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

六、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侯文)
关键词阅读 2022河北省考 申论热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