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筷子古名曰“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似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关于箸之易名为筷,亦有成说。明陆容于其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家希望行船时安稳平顺,到码头捷足先登,亦在情理之中。“快”又大多以竹制成,就在“快” 字头上添个“竹”字头,“筷”字乃成。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导出:
A.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
B.名词“筷”这个称谓是在明代出现的
C.筷子是从贵族阶层向劳动阶层普及的
D.吴中是名词“筷”的发源地
8.默读电视新闻、广告节目文稿的人,比观看电视节目本身的人能记住和回想起更多信息;你鄙视某杂志的价值原则,仍可津津有味地读它,如果电视节目出现这种情况,你就看不下去,赶紧换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愿把时间花在不同意的观点上,就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实际上对一切东西的质疑都将更为稀少。把两个书面记录摆在一起看,很容易发现不一致处,甚至能辨别出信息之间权威程度的差别;比较两个视频报道就比较麻烦,在被要求从两个互相冲突的电视报道中加以选择时,观众要么依靠直觉,要么依靠观看之前所相信的东西。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
B.信息接受途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
C.电视有可能使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D.喜欢阅读的人比爱看电视的人更冷静
9.将以下5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1)在此过程中,政策可能经历多次的“次循环”或“再循环”。
(2)传统的政策循环论认为,绝大多数公共政策都经历这样一种线性过程,问题建构、议题设定、政策规划、政策设计合法化、政策执行与结果评估,而没有关注公共政策的变迁过程。
(3)即使是政策演变至结束,也不意味着其作用随之消逝,依然可能为其他政策所继承。
(4)事实上,在不可胜数的政策中,由提案到结束循此一规律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政策都会经历数不清的变迁过程,最后才走向终结之途。
(5)再者,由于受到外界条件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公共政策也有革新的必要。
A.(4)(1)(3)(5)(2) B.(3)(1)(4)(2)(5)
C.(2)(4)(1)(3)(5) D.(1)(2)(4)(3)(5)
7.【答案】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文段只说筷子的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商纣时期,由此不能推出筷子是商纣时期发明的,故A项错误。由文段只能得出明代的《菽园杂记》有关于名词“筷”的记录,而不能得出名词“筷”是在明代出现的,故B项错误。C项属于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涉及筷子如何普及的相关内容。本题正确答案为D。
8.【答案】A。解析:文段通过对比阅读文本和看电视两种情况下人的不同表现,说明看电视时人们不愿把时间花在不认同的观点上,因此不太可能进行反思。即阅读文本比看电视更助于思考。C、D两项从文段无法推出,排除。B项表述过于笼统,未具体说明如何影响。本题答案为A。
9.【答案】C。解析:(1)句以指代词“此”开头,放在段首不恰当,可首先排除D。通过分析可知,(4)以“事实上”开头,其内容与(2)句构成转折关系,应紧跟在(2)后,由此排除A、B两项。故本题答案为C。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国企招聘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