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公选/遴选 > 阅读资料 >

2020河北遴选案例分析题:生态保护与修复

2020-11-11 16:37:22| 来源:张家口中公教育

生态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受损严重的确的生态修复是近年来国家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8月联合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

2020年9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在全面总结三批试点的基础上,与国际国内生态保护修复先进理念和有关标准充分衔接,为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指引。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目前,我国已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变革]

我国生态修复工作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多以生态系统重建为途径,在人为活动辅助下创造或促进生态系统发展,修复目标或对象相对单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修复的核心理念转变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保障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从2016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对我国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确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面临的困难]

然而,目前保护修复实践的转变仍滞后于理念,存在保护修复目标单一,未体现生命共同体理念;工程系统性不够,各个子项目关联性不足;保护修复仍以工程措施为主等问题。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是长期过程,而工程实施与考核需在短期内执行,因而保护修复目标的确立应近期与远期相结合。根据不同保护修复尺度、层级和限制性因素阈值,设定生态保护修复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确定保护修复标准,提出分级分期的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实现目标定量化。根据绩效管理要求,设立规定期限的绩效指标

[对策]

一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二是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

三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四是问题导向、科学修复。

五是经济合理、效益综合。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xy134046)
关键词阅读 河北遴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