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考试中关于言语理解这部分,承接叙述题虽不像主旨观点题那样题量多、占比大,但是题目的难度并不高,也是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但是很多考生在做这类题时总是习惯性把目光只放在尾句,虽说大部分题目我们可以通过尾句分析选出答案,但也并不是所有题目都适用,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为了求快只关注尾句而选择了错误选项就得不偿失了。中公教育带大家来看一下这种题型。
【例题】①现代化学与炼金(炼丹)的相同点是从分子层面创造新事物,至于创造新元素其实是核物理学家的任务,由他们拿一些回旋加速机把新元素轰出来然后再填到元素周期表中作为化学家的胜利果实。②古典炼金术实际上已经有了元素、原子这样的理念,但并不具备理性思维,例如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轻、重、干、湿是基本的物理性质,干而轻的是火,干而重的是土,湿而轻的是气,湿而重的是水,因此,任何物质均是由水、火、土、气这四种基本元素按不同比例合成的结果,这与目前可知世界的观念显然不同,而同时期其它文明中对物质本质的认识同样也是介于神秘与理性之间。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A.现代化学理性思维的起点
B.物理学家如何创造新元素
C.古典炼金术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D.可知世界中关于元素的各种观念
【答案】A。中公解析:文段讨论的是现代化学和炼金术。①把“现代化学”与“炼金”进行对比,指出现代化学与炼金的相似之处,接下来应是指出两者的区别;②指出古典炼金术已经有了元素、原子的概念,通过转折词“但”说明炼金技术不具备理性思维,随后通过“例如”进行举例说明。文段开头提到了“现代化学”和“炼金术”,而已知内容是介绍了炼金术的,所以接下来即是强调现代化学是有理性思维的,因此下文应该谈论现代化学的理性思维是如何产生的,对应A项。B项物理学家如何创造元素是前文已经提到过的内容,后文不做论述,排除。C项的“欧洲”属于无中生有。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的表述,是举例论证的内容,非重点,且没有包含“理性思维”这个关键词,排除。因此A项当选。
综上所述,对于承接叙述题,我们最根本的做题思路还是去分析文段的行文,在保证话题一致的基础上,所选择的选项要符合整体的行文思路,尤其针对总分文段,更是要重点关注到首句论述的内容,而不能机械的只“见尾”,而不“见首”。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