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考试中有一类很典型的题目,那就是有真有假的真假话问题,题干会告诉我们多个人说了多句话,并且这其中有真话也有假话,但是不知道具体哪句为真哪句为假。让我们根据题干条件来进行相应的判断。很多同学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会想着去假设这个是比较浪每一句话的真假来判断,但是这样做通常会比较浪费时间。让我们来看一下做这种有真有假的真假话问题如何解题会更迅速更准确。首先中公教育带大家来看一个例题,了解一下这种题目到底是如何呈现的。
【例1】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中公解析:题干中,四个人所说的四句话都是在判断钱到底是谁捐的且提到钱是甲乙丙丁四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人说了一句话,并且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首先可以了解一下四个人所提到的四句话的内容,甲说的是钱不是甲捐的,乙说的是钱是丁捐的,丙说的是钱是乙捐的,丁说的是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即乙所说的话表述为假,也就是说钱不是丁捐的。这时,发现乙所说的话和丁所说的话之间相互矛盾。而相互矛盾的两个命题间必然一真一假,因此,可以判定乙和丁中,一定有一个人说了真话,一个人说了假话。但是到底是乙说真话,还是丁说真话,依然无法判断,所以先去判断甲和丙说的话的真假性。因为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已经判定在乙和丁之中,所以甲和丙说的必然是假话。甲说的话为,钱不是甲捐的。这句话为假,也就意味着真实情况是钱就是甲捐的,故本题选择A。
根据这道题目,可以发现其实解决有真有假的真假话问题思路十分清晰,我们通常可以利用矛盾法来解题。也就是说,当题干告诉我们多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或是只有一句假话)并且在题干的几句话之中出现互为矛盾的两句话,那么这唯一的一句真话(或者是唯一的一句假话)一定在互为矛盾的两句话之间,由此便可以迅速地判定除了互为矛盾的两句话之外的其他语句为假(或者是真)。再根据所判定出的信息做题即可。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