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常常让考生头疼又常考的知识点就是逻辑判断中的可能性推理中的加强型题目,而这类题目,题干往往涉及的条件信息较多,包含了论据、结论、论证关系、背景介绍等在内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筛选整合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块容易丢分的点,但是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其实只要找准论证主线并明确可以进行加强的角度,在做题过程中,学会运用,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突破。所以说学好这一加强型题目,可以和没学过的竞争对手拉开一大距离。今天中公教育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具体怎么应对这一类题目,帮助大家获得相应的分数。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加强型题目,共有两种类型,一是一般加强型,二是前提型,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前提型。前提型的常见问法,以下哪个选项是题干成立的前提假设,当明确题型后,需要对题干进行分析,找准论证主线,即论据到结论的论证过程,论据是题干中支持结论的表述,结论是作者的最终观点或主张,论证是论据和结论间的关系。明确论证过程后,需要仔细分析观察题干中论据与结论之间是否有明显跳跃的概念或话题,如果有,就“牵线搭桥”,建立跳跃话题间的联系;当题干论据与结论间没有跳跃且存在多个加强项时,可以采用反向验证法,即把选项否定代入题干,使题干不成立,则该选项是必备的假设前提,没它不行,是必要条件。
具体的根据下面两个例题为大家讲解:
1.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A.这些蛇纹石化石的年代和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
B.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C.蛇纹石中碳的形状呈现出生物组织特有的管状和洋葱型结构,类似于早期的海洋微生物
D.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在板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答案】B。中公解析:首先通过问法,确定为前提型,然后明确论据、论点,论据可概括为“格陵兰岛有蛇纹石”,论点为“格陵兰岛可能是海底大陆”。跳跃的概念为“蛇纹石”和“海底大陆”,建立两者间关系,所要补充的前提就是“有蛇纹石就意味着是海底大陆”,排除C、D两项,A项中以伊苏亚地区进行类比,力度不如B项强;故答案选B。
2.食用碘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但过量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对此,有专家指出,只要食用量不超过专业部门规定的标准,它的危害就完全可以避免。因此,人们对于食用碘盐的担心是毫无必要的。
要使上述结论成立,所需要的前提是:
A.碘盐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并不大
B.所有人都严格按照专业部门的规定标准食用碘盐
【答案】B。题干的逻辑主线是“碘盐食用量不超过专业部门规定的标准,它的危害就完全可以避免 → 人们对于食用碘盐的担心是毫无必要的”在这道题中,前提和结论都在讨论食用碘盐的危害问题,并不存在明显跳跃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反向验证法验证每个选项是否为前提条件。首先,否定A项,即“碘盐的副作用对人体伤害大”,带入题干论证中去,我们发现题干讲的是食用量不超过标准的情况下,得出“不必担心”的结论,因而不论碘盐副作用伤害有多大,只要不超量,那么我们的结论就仍然能够得出,论证仍然能够成立。因此,A不是前提条件。接着我们否定B项,即“并非所有人都严格按照专业部门的规定标准食用碘盐”,换句话说,就是有些人没有按照规定标准食用碘盐。带入题干中来,我们会发现,题干“不必担心”的结论是基于论据中“不超过标准”的限制才得出来的,因此如果有人超过标准食用,那么“不必担心”这一结论也就无法得出,令论证不能成立。因此,我们验证出B是前提条件,当选。
根据以上两个例题的分析,对于这两种题型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利用到了建立前提的方法,那在做题的过程中,大家需要认真细心一些,如果学会和掌握好这些方法,在做题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速度也会快。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