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考研 > 考试题库 >

2019年考研政治多选题难度分析

2018-12-23 10:25:51| 来源:张家口人事考试网

多选题难度相较去年要难一些,主要体现在对一些选项的分析理解体现区分度,各学科的试题仍然按规律分布,没有大的变动。17-21题考查的是马原的知识点:17-18题考查的是马哲部分的知识点,试题选项涉及马哲四部分内容,需要综合性分析理解来把握;19-20题考查的是马政经部分内容,是以对教材知识点的再现为主进行考查;21题对科学社会主义科目的考查,试题突破了简单再现教材原文,而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成功个案的视角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2-26考查的是毛中特学科的知识点,集中考查了中特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涉及客观依据“变与不变”、民营经济的热点话题、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关系、一国两制关系和文化自信的话题。选项设置上有对知识点的教材再现,也有一些非教材原文需要理解分析的表述,这是体现试题区分度的地方,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27-29考查的是史纲的知识点,考查了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建设、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以及以历史照镜现实的形式考查当代中国农业农村的问题。

30-31考查思修法基学科内容,今年这两道题集中考查了依法治国和德治法治结合的知识点,其中30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其实是毛中特与思修法基跨学科的形式呈现,要求考生把握学科间联系。

32-33考查了当代学科的内容,考查的包括中国外交工作基本要求和中日关系进展,充分展现了今年时政热点中国外交工作的成就。

综上是我们对2018年考研政治试题的分析,总的来说特点有以下三点:一是多选题考查对知识点的识记,这是每年的考试当中都会涉及到的,复习起来相对容易,也是为做理解型考题打框架的“砖瓦”;二是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尤其是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把握,以及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考点,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各个学科都侧重于时政热点的结合考查,以时政热点为连接点,跨学科考查,例如前面提到的30题,以宪法修正案为案例,考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后面两个特点在今年的试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也使得今年试题多选题部分的难度指数上升不少。

针对今年的多选题试题的分析,建议2019年考研的同学们复习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早着手准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现在就有心考研的同学应该开始着手规划和安排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早复习有利于大家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规划未来这一年半载的各阶段应该把重心放在何处,比如说现阶段对于各位考研学子来说就叫做基础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家在这一阶段应该广泛大量的收集考研信息,包括考研报录比,专业院校排名及就业前景,考研科目分析,我们中公考研助力各位学子也会定期举办相关活动,敬请关注。

其次,理清复习思路,做好分类型,讲方法的对待政治各学科各类知识点。从多选题考察的类型来看,可分为识记类和理解分析类。那么这给大家带来什么启示呢?在基础阶段或者说大家在着手复习政治各学科的时候,一定要全面细致,耐心地理解记忆各个知识点,为后期背诵和分析现实热点奠定基础。

再次,从近年来,考研政治的出题风格可以看出知识点不再是“死板的”、毫无生机的。政治考试也可以活学活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需要我们拿着书本上学习的知识点去分析我们的现实,去认识理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针思路,形成认同感和凝聚中国力量,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考研政治“背多分”的时代已然终结。多选题考查的知识点综合性强,区分度高,同学们如果只是单纯的对书本记忆而不想着这些知识点用在哪里,那么考场上会对选项分析很陌生。因此大家复习过程中务必树立理解运用的意识,要有时政热点敏感度,把考纲中“冷冰冰”的理论点和当年“热乎乎”的时政时间联系结合,例如我党领导人讲话精神,党中央的重要会议的精神内容等。

最后,鉴于政治考试的题目日趋综合,同学们复习一定要注意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对政治的复习要做到宏观、微观整体掌握。

漫漫考研路,路上每一个行者都将开启一次特殊的旅行。沿途有现实的炎炎丰日,也有理想的白月光;你可以远眺梦想的群山,也可以听到自未来的回响,一路上都有中公考研的陪伴与助力,2019年考研加油!

2019考研招聘信息 欢迎关注考研考试频道
或关注张家口中公教育(offcnzjk)微信号,掌握考试资讯!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Yh4381)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