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排序”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必考题目,国考中考查题量在2道题左右,在2018年的部分省考中甚至达到了5道题,可见这类题目的考查越来越被重视,那么,各位考生如何高效解答此类题型,保证此类题目的得分率呢?其方法有:首句排除法和关键词句法。首先,从寻找首句入手,一般有代词,如“这里”“那里”等;成对出现的关联词的后者,如“但是”等;有总结性词语的句子,如“总之”“因此”等不作首句。这种方法将选项中的部分选项排除掉。其次,找逻辑关键词,如表示关联词承接的词,时间的先后顺序词,顺承关系词等,再来分析哪些句子应该承接在一起。
中公教育以下几道例题来给各位考生呈现一下此类题目的方法。
【例题1】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
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扬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
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
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
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②⑤③①④
【答案】D.中公解析:从经过分析发现,本道题中首句没有解体的关键信息,经过分析逻辑关系得出, ⑤③两句话中分别涉及了“中国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两个词,都涉及到“中国”这个概念,所以应该在一起承接,而②⑥中都涉及了“扶桑国”这个概念,因此在一起承接,由此,答案为D。
【例题2】①上个世纪30年代,徽州的一些文献陆续流往杭州、南京等地
②抗战结束之初,历史学家方豪在南京购得一批徽州文书,于上世纪70年代撰写并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是目前所知学术界对徽州文书的第一次收集
③徽州文书是徽州民众在日常生活、商业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档案
④目前所知从徽州外流最早的文书,是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明代歙县方氏信函700通。这批尺牍在晚清光绪以前就已流入日本
⑤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文书档案逐渐散落出来
⑥它们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还有的保存于祠堂、文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管理者手中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⑥⑤④① B.②③⑤④⑥①
C.③①⑥⑤④② D.③⑥⑤④①②
【答案】D。中公解析:从选项入手,可以看到本文的首句从②③两句当中选择,但是经过分析,没有关键信息可以排除选项,所以寻找首句便不是突破口了,此外,⑥句中的它们指的是③句中的原始档案,因此,这两句话应该承接在一起。而又因为④⑤中的“散落出来”“已流入日本”可以看出⑤④应该承接并且⑤在④的前面,所以答案应该是D。
由上题两道题目可以看出,排序题目技巧性非常强,只要能掌握方法,集中练习一些题目,中公教育相信各位考生可以快速掌握这类题型。
声明:2019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尚未发布,相关考试工作也暂未开始,可能会在19年3月份左右发布。部分内容皆来自2018河北公务员考试公告或根据考试公告整理而成,仅供参考,具体须以19年公告内容为准。
关注张家口中公教育(offcnzjk)微信号,掌握考试资讯!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