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河北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面试 >

2018河北公务员面试备考:论心态的重要性

2018-05-26 18:23:39| 来源:
面试试题 面试课程 省考面试群 713679110 面试技巧 晒分查分差

【导读】中公张家口公务员网面试频道为考生提供公务员考前指导:2018河北公务员面试备考:论心态的重要性,详情见下文。

面试,对于大家而言并不陌生,无论是当初的入学面试亦或是毕业后找工作面试,我们都曾经历过。然而,现在对于广大的公务员考生来说,面试却变成了他们心头的痛。很多考生笔试成绩很优秀,也进入了面试,但在面试过程中却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使得他们无缘最后的成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准备面试,并在面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呢?中公教育认为考生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切忌苛求完美和面面俱到

面试过程中没有完美的考生和答案,追求绝对的完美主义即意味着永远的自我否定,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会强迫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因此,面试前,完美主义者会给自己制造出数以千计的心理压力,而面试中,则会尽量地掩饰、遮盖自己的不足之处,却忽略了面试的根本目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展现出自身与岗位的高度匹配性。就面试题目来讲,一道题目从思考到答题最多不超过5分钟,过分地追求细节的完美而忽略了全局,这不是考官欣赏的,也不是面试的应有之意。所以面试时,多讲讲自己比较突出的与岗位相匹配的优点、长处、经历等,但不要面面俱到、夸夸其谈,把自己包装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但是,也不要因为在面试官严厉的目光下暴露自己的缺点而动摇信心。

二、保持自信从容的心态

面试还没有开始,很多人的不自信就写在脸上了,主要表现在考前紧张、手足无措、思路混乱……。他们知道在公务员录用中,面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一不小心就有被人逆袭的可能。因此,考生们习惯性地无限度地夸大面试过程中的每一个因素每一个环节,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压力和负面情绪,结果不战而败。他们对面试的误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面试考官。面试考生经常把考官想象成为“阴阳怪气、笑里藏刀、绵里藏针、盛气凌人、挑三捡四……”的人,考生必须要无条件地接受考官的百般责难和挑剔。

第二,同一职位的竞争者。考生总是把他的竞争对手想像成为个个服装整齐、学历不凡、气质潇洒、无懈可击的人,总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病,处处不如对手。

第三,考生自己。“我说话过于紧张,我的西装不合身,我个子太矮,我缺乏应变力,我不敢直视考官和考官进行眼神交流……”。总之,自己到处都不行,处处低人一等。

以上都是考生在面试时不自信的表现,没有以一个自信从容的心态来看待面试。其实,考官对考生的评判标准往往都是客观的,全方位的,会从各个角度来考查考生的素质和能力。同理,竞争对手也是一样,说不准,你的竞争对手比你还要紧张还要怂。因此考生在面试时可以把面试官想象成你的上级,把竞争者设想为你的同事。这时,面试的场景将化为一种互动的人际情境,面试者就能够在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从容应对。

三、兼顾原则性与灵活性,不卑不亢

面试过程中,最好不要让主考官明显地感觉到,你在试图讨好他。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中都要求考生:既要坚持原则也要适当灵活、既要顾及他人的需要,亦要考虑自身的需求。设想一个自卑、没有主见的人是你的下属,你会单独交给他一项任务吗?这就是在面试中,唯唯诺诺、没有原则的人不被看重的原因所在——如果面试者代表个人向面试官让步,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也会代表单位向其他团体让步。因此,在面试过程中,考生回答问题时,既要外圆内方、外柔内刚,也要摆正心态,以平等的地位与考官交流沟通,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四、允许有适当的焦虑

公务员面试至关重要,而绝大多数的面试者在这个重大关头出现应急性的焦虑,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说明你对报考的岗位很重视,考官也能理解考生的这种心理,不会过分苛求的。因此,考生要学会以平常心接纳自己的焦虑,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调节和化解,将焦虑的心态转化为内在的备考动力,争取在面试中蟾宫折桂、一举。

中公教育认为,公务员面试其实并不像考生们想象的那么难,它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测评的方式。面试的本质是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要想在激烈的面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考生需要在面试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并较好地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给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获取理想的分数。

   [点击关注]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yh4381)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