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面试 >

2018国考面试哲理故事题:三个金人的故事

2018-03-09 15:10:29| 来源:

【导读】张家口公务员网在国考面试版块为考生提供国考面试模拟题。欢迎加入【张家口国考1群 364779890】交流 ,更多资讯请关注张家口中公微信公众号(offcnzjk)。

【模拟试题】一个小国遣使者向中原的国王进献三个金人,并提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国王请工匠测量、称重,三个金人无论哪方面都是一模一样,对于使者的提问难以回答。正在为难之际,有大臣拿来一根稻草,稻草从第一个金人一边耳朵进去,另一边耳朵出来;从第二个金人的耳朵里穿过,嘴里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掉进了它的肚子里再没出现。面对大臣的答案,使者默默无语。谈谈你对这则寓言的看法。

1.审题环节

在阅读这则寓言时,要重点把握两点:国王的问题以及大臣对三个小金人测试的结果。三个小金人代表了不同的个人品质,哪种品质更有价值是我们在审题或答题时需要把握的重点。

2.分析环节

第一,逐个分析每个小金人代表哪种品质。例如,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第一个小金人是“把别人话当耳边风”的代表,第二个小金人代表的是不能保守秘密的人,第三个小金人代表的能保守秘密的人。然后,结合公务员的岗位职责和做人原则,做哪一类人,需要考生在答题时明确。第二,详细阐述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分析这种品质的可贵之处,可结合名言警句、事例来进行论证。

3.答题环节

答题时,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整合答案。在提出观点时,需要我们首先明确自己的选择,哪种个人品质更有价值,这也是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考查。

【参考答案】

【1】提出观点:点明故事的寓意,解释故事中三个金人所反映的个人品质,并简要说明哪一种品质是我们工作生活中应该具备的。

这则故事表现出了三种人,第一种是把别人的话当耳边风的人;第二种人是不能保守秘密的人;第三种人是不管他听到了什么话都不会到处乱说,把话放进心里,当说则说,不当说则三缄其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话的人。人本来有两只耳朵一个嘴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善于倾听,才是有修养的人最基本的素质,我们做人遇事就应该做到像第三种人一样,听到的秘密,守口如瓶;吸收的知识,消化在肚里。

【2】论证观点:孔子的名言及日常工作生活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肯定“少说多做”的品行。

孔子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要想踏踏实实地做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听少说,多吸取别人的经验。少说,不是让我们不说,而是要有原则地说,明白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很多场合中一些人一打开话匣子就难以止住。这样话说得太多,既会浪费自己的精力,又会让人分不清主次,可能还会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同时无法从别人口中获取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3】落实观点:结合实际的工作,说明在工作中如何练就脚踏实地、少说多做的品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工作中更是应该少说多做,避免急功近利。有些人在工作中总是喜欢发牢骚,殊不知,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给同事留下自己消极怠工的印象,既不利于工作又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还有些人稍有一点成绩就生怕别人不知道,开始到处“宣传”,往往没有料到接下来的工作还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反而给领导留下不踏实、不可靠的印象。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多做事。多做,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在数量上叠加,而是要在看清问题的前提下,掌握方法、迅速有效地去做。面对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工作做到最好。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我们想获得成功,就应该少说多做,脚踏实地,要多着眼于工作中的细微之处,让自己真正地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yh4381)
关键词阅读 国考面试模拟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