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例题
【例题】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请谈谈这种中国式迁移所带来的挑战及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一方面确实给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到释放和充分运用,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但是这种迁移加剧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给农村和城市带来了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对农村来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力不断“外流”,留在村里的以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居多,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主要表现为:村庄房屋和耕地大量闲置、农业生产缺乏动力,农村生活缺乏活力,农村治安受到挑战,乡土文化被边缘化。要想消除农村空心化,一是应从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入手,合理规划闲置房屋和耕地,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和利用率;二是从扩大经营规模入手,带动二三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即为将农业的生产原料与食品加工业相结合,如生产果汁、罐头等,第三产业也就是农业与服务业对接,如采摘园、有机菜品直供酒店等,如此便可使传统农业焕发出现代活力;三是从培养新型农民、职业化农民入手,提高农业种植技术和机械化操作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四是从发展乡村旅游入手,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
对于城市来说,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造成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问题。面对这些“大城市病”,不应采取“强硬手段”,而是要一系列措施对城市人口规模加以调控,缓解压力,使城市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分流,如将大型制造业企业、重化工企业迁往郊区、中小城市,聚集以研究开发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一方面大大降低本地人口总量,又增加了本地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二是建设城市副中心和新城,使副中心和中心城区一起承担起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中心区-副中心-周边新城”的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三是采用城市群布局,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建立起一个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城市都市圈,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都重庆城市圈等,互补共赢,可将人口从中心城市向其他圈内城市疏解,资源共享,实际上扩大了对人口的容纳能力,提高城市的联合影响力,带动政治、金融、工业、商业、文化共同发展。四是促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落实积分落户居住证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得外来人口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在本地区也享受市民待遇,从而进一步解决他们在就业、医疗、社保、教育方面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