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求异论证加强方式之“排除他因”

2017-06-12 14:08:49| 来源:
编辑推荐张家口国家公务员交流群:364779890

求异论证,是近几年行测考试中最常考的论证模型之一,它的题目特点也比较明显,即甲和乙两个场合,甲场合具备情况A,乙场合不具备情况A,结果是甲场合具备某现象B,而乙场合不具备某现象B,结论认为A是B产生的原因。比如:甲和乙两个学生在备战期末考试时,甲每天吃核桃,而乙每天不吃核桃,结果是甲成绩高,乙成绩低,结论认为吃核桃是导致甲成绩高的原因。用模型表示为:

场合 情况 现象 结论

甲 吃核桃 成绩高 吃核桃是甲成绩高的原因

乙 不吃核桃 成绩低

面对求异论证,有两种加强的方式——“排除他因”和“建立联系”,在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排除他因”。以“甲和乙吃核桃”为例,要让结论“吃核桃是甲成绩高的原因”成立的可能性更大,我们就需要保证甲和乙除了“吃核桃”这一情况不同之外,其余都相同,即排除其他情况造成甲成绩高的可能性,叫做排除他因。比如,甲和乙在准备期末考试之前的成绩一样,努力程度一样,授课也是同样的老师,每天学习时间也一样等等。排除越多其他原因,吃核桃导致甲成绩高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在考试中最常见的排除他因方式是“实验前研究对象在结论研究方面一样”,具体到这个事例中,实验所研究的结论是甲和乙的成绩,所以排除他因即甲和乙在实验前成绩相同。

【例题】有一项对500名25-35岁女性进行的科学实验,设置两个实验组,第一组实验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第二组实验者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结果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比不服用阿司匹林者眼角出现皱纹要晚,而且皮肤光滑柔嫩。这一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可能成为一种廉价有效的防皱、保青春的药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 两组被实验者的眼角皮肤在实验前是相当的

B. 两组被实验者的人数相等

C. 第一组被实验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量较大

D. 阿司匹林是人工合成的

【中公解析】在两组不同的实验场合中,服用阿司匹林这一情况出现和不出现,结果眼角皱纹出现晚与出现早这一现象不同,结论认为服用阿司匹林是导致眼角皱纹出现晚的原因,是典型的求异论证。要支持上述结论,需要排除其他导致眼角皱纹出现晚的因素,考试中最常见的就是实验前对象在结论研究方面是一样的。这个题的结论研究的是甲和乙眼角出现皱纹的早晚,那么排除他因就是让甲和乙实验前眼角皮肤相当,对应A选项。选项B“两组实验人数相等”与研究结论“两族实验对象眼角情况”无关。C选项,“服用阿司匹林量的大小”以及D选项“阿司匹林是否人工合成”与眼角皱纹关系不明确,答案选A。

中公教育认为,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做相关练习题,看到题后能够快速判断属于求异论证这一模型,如果题干要求是加强,先在脑海中思考该题的“实验前研究对象在结论研究方面一样”以及“建立联系”两种加强方式,然后对应去找答案,这样就会避开错误选项,从而提高正确率。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yh4381)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