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17河北业单位考试—数字推理答题技巧

2017-04-08 17:30:58| 来源:河北中公教育
2017事业单位课程 【微信】公众号hbsydw 事业单位qq群451288454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帮助各位考生顺利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题。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

在备考该题型时,大家首先要熟记数字的平方、立方,提高对数字的敏感度,看到某个数字就应感觉到它可能是某个数字的平方或立方,例如看到63、65大家就应该想到它可能是8的平方加减1得来的。

其次,牢记基本数列如:自然数列、质数列、合数列等。

基本二次方数列:1 4 9 16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基本三次方数列:1 8 27 64 125 216 343 512 729 1000

例如:2,3,5,7,11,13,…… 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质数数列(质数就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除的数,其它数叫素数)

牢记以上两点,不仅提高你的作答速度,而且它也是你破解复合数列的良好基础。

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a、数列各数项之间差距不大的,就可考虑用加减等规律;

b、如果各数项之间差距明显的,就可考虑用平方、立方、倍数等规律;

c、如果是分数数列,就要通分、约分看变化。

等差数列:前后两项的差不变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前后两项的比不变的数列叫做等比数列

素数数列:只能被1和数字本身整除的数叫做素数数列

合数数列:素数以外的数构成的数列叫做合数数列

数列通项:前后数字(两项或者三项)之间有固定关系的数列叫做有通项的数列,它们之间的关系叫做这些数字的通项。

第一: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分为基本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差数列例题:12,17,22,,27,32,( )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5,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差数列: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 -2,1,7,16,( ),43

A.25 B.28 C.31 D.35

3.二级等差数列及其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基本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有关。

例题:15. 11 22 33 45 ( ) 71

A.53 B.55 C.57 D. 59

『解析』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11,11,12,12,14,所以答案为45+12=57。

第二:等比数列分为基本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1.基本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为固定的值叫做等比数列。

例题:3,9,( ),81,243

解析:此题较为简单,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比数列: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

例题:1,2,8,(),1024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得到2,4,8,16,所以括号内应填64。

3.二级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二级等比数列变式概要:后一项与前一项所得的比形成的新的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

例题:6 15 35 77 ( )

A.106 B.117 C.136 D.163

『解析』典型的等比数列变式。6×2+3=15,15×2+5=35,35×2+7=77,接下来应为64×2+9=163。

第三:和数列

和数列分为典型和数列,典型和数列变式。

1。典型和数列:前两项的加和得到第三项。

例题:1,1,2,3,5,8,( )

解析:最典型的和数列,括号内应填13。

2.典型和数列变式:前两项的加和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加和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3,8,10,17,( )

解析:3+8-1=10(第3项),8+10-1=17(第4项),10+17-1=26(第5项),

所以,答案为26。

第四:积数列

积数列分为典型积数列,积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积数列:前两项相乘得到第三项。

例题:1,2,2,4,( ),32

A.4 B.6 C.8 D.16

解析:1×2=2(第3项),2×2=4(第4项),2×4=8(第5项), 4×8=32(第6项),

所以,答案为8

2.积数列变式:前两项的相乘经过变化之后得到第三项,这种变化可能是加、减、乘、除某一常数;或者每两项相乘与项数之间具有某种关系。

例题:2,5,11,56,( )

A.126 B.617 C.112 D.92

解析:2×5+1=11(第3项),5×11+1=56(第4项),11×56+1=617(第5项),

所以,答案为617

第五:平方数列

平方数列分为典型平方数列,平方数列变式两大部分。

1.典型平方数列:典型平方数列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递增或递减的平方。

例题:196,169,144,( ),100

很明显,这是递减的典型平方数列,答案为125。

2.平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简单的平方或立方数列,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0,3,8,15,( )

解析:各项分别平方数列减1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24。

第六:立方数列

立方数列分为典型立方数列,立方数列的变式。

1.典型立方数列:典型立方数列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递增或递减的立方。

例题:125,64,27,( ),1

很明显,这是递减的典型立方数列,答案为8。

2.立方数列的变式:这一数列特点不是立方数列进行简单变化,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常数”的变化。

例题:11,33,73,( ),231

解析:各项分别为立方数列加3,6,9,12,15的形式,所以括号内应填137。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zcj26909)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