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面试 >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专项精讲之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2017-02-03 13:32:39| 来源:河北中公教育

2.情境性问题

情境性问题,就是创设一种从未发生过的情境,让考生回答在此种假设的情境下,自己将会怎么做。一般来说,所创设的情境与考生所报考的岗位职责有一定的联系。而设置情境性问题,就是为了考生的回答,来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岗位所需的多方面能力。其中,在公务员面试中,重点考查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题目主要为情境演讲题和谈话题。

(1)情境演讲题

重点考查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情境演讲题,通常表现为设定一个特定的场合,让考生在这种场合作相关的发言、演讲等。

例如,某市为规范本市开会制度召开相关讨论会,请你在会上作一段以“整治会风,但防止矫枉过正”为主题的3分钟发言。

【中公点拨】

看到题目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所处的情境为内部讨论会,身份是讨论会的一个发言者,听众为参会领导和同事,主要的沟通目标是规范本市的开会制度,演讲的主题是“整治会风,但防止矫枉过正”。在明确这一主题之后,正文的阐述即我们作答的具体内容,那么正文根据讨论会的主题和情境确定我们要发言的内容,可以包括我们这次讨论的目的、整治会风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发表呼吁。在结尾我们可以发出倡议,具体的做法的建议来号召大家转变会风的正确做法。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要注意真情演绎并把握尺度,注意发言时称呼的恰当性,应该称呼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同时在发言时要注意语调不要太过激动。

(2)谈话题

重点考查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谈话题,通常表现为假设一种情境,并为考生在情境中设定了具体的身份,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身份在此种情境下,找某个特定的对象进行谈话,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例如,在渡船运输车辆时,禁止车内有人。但现在恰好有一老人带着孙女在车上不愿意下来,觉得天气太冷。假如你是海事局当值人员,你怎么劝说他们?请现场模拟。

【中公点拨】

审题时注意对话的对象是“老人”,老人拒绝下车的原因是“带着孙女,觉得天太冷”,而我们的身份是海事局当值人员,我们对话的目的则是劝解老人下车,配合工作。首先,应拉近双方的距离,开篇的称呼要视对象而定,这道试题中,我们将对方称为“老人家”就很有亲切感,同时以欢迎老人家乘坐轮渡引出话题,也利于消除距离感。接下来可以自然地进入正题,向老人讲明不能留在车上的原因,同时兼顾人际交往过程中与群众沟通时的技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抓住老人关心孙女的心理这一突破口,分析老人和小孩不下船的利害关系。进入正题后,一定不能忘记解决问题,对于老人担心的外面天气冷的问题,要周到细心地予以解决以打消老人的顾虑。解决措施可以是提供休息室、提供防寒大衣等,一定要实用、具体。最后,则达成一致、自然结尾。分析利害关系、解决老人担忧的问题,从而劝说成功,让老人顺利下车。

1 2 3 4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zcj26909)
关键词阅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