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试中,我们所遇见的题目大多都是看似会做,但是真正要解出来还是比较费劲,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题目总是把几个简单的问题进行罗列,通俗地讲就是题目里面总是拐了几道弯!所以我们在应对省考的数量关系题目时候,一定要学会用理解的方法去做题,试着把题目进行分解。解题的方法也要不拘一格,很多题目我们不会求解,但是我们的父母能却能做出正确答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父母在多年的生活工作中积攒了不拘一格的解题思路。所以我们要多想一想这道题目都是有那几个简单的问题进行罗列的,从而一步步的把问题消化掉。
接下来中公教育给大家举一道2013年国考中的65题为例子和大家一起体会一下:
某单位组织党员参加党史、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发展观和业务能力四项培训,要求每名党员参加且只参加其中的两项。无论如何安排,都有至少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完全相同。问该单位至少有多少名党员?
A.17 B.21 C.25 D.29
中公分析:这个题目拐了两个弯:第一个是从四项培训中参加其中的两项;第二个至少有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完全相同。我们把问题进行分解:如果是从四项培训中参加其中的一项,至少有2名党员参加的培训相同,这个问题就变得很简单了:答案就是5人,因为从四项培训中参加其中的一项,只要来4人就能保证一项1人,再来1位人,就肯定有2人参加的培训相同。这个理解之后,我们再次提升:四项中参加两项有多少种选择,大家肯定都会,有6种;最坏的情况下,我们让每种选择都有4人,至少要24名党员,再来1名肯定能满足有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完全相同。因此答案出来了选择25名!选择C选项。
因此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选拔公务人员的目的不单单是看我们的计算能力,更要测查我们的理解能力,看我们能不能对所考的题目分析透彻,有较好的理解力和应对方法。
所以我们希望广大考生在平常学习准备中,一定要学会用理解的方法学习,这样学到知识不但牢靠,还能举一反三,希望广大考生都能从中受益,在日常学习工作中慢慢积累,争取考出好成绩!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