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15河北事业单位面试实战演练(12.22)

2015-12-22 16:21:34| 来源:张家口人事考试网

新学期刚开始,深圳数百名临聘教师一夜之间被解聘,被解聘教师多为年龄超标,无法参加深圳当地的入编考试;另一些有资格参加入编考试教师,却因年龄较大,在入编考试中无法与年轻人展开竞争。作出解聘的学校称此举是在执行控制临聘教师比例的相关规定。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临聘教师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临聘教师与在编教师之间无论是薪酬、福利各方面差异悬殊,可以说是既享受不到娘家人教育部门的恩惠,亦投入不到婆家人学校的怀抱,沦落为三尺讲台上的“流浪儿”。

我国各地区存在大量临聘教师一个主要的原因“以户籍学生定编制”使得教师编制的增长远远跟不上人口的流入的速度。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由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落户,随迁的适龄儿童越来越多,导致近几年中小学学校扩建、年级扩班、教师扩招,因此教师的需求缺口很大。然而,因为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升级,部分外来人员也会随着转移出深圳,深圳的入读子女会大量的减少,从而产生教师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过低是编外教师这一廉价劳动力存在的根本原因。各地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只得借助公办教师编制底薪聘用编外教师,缓解师资短缺的现状。

我们不能否认临聘教师对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撇开法律层面不谈,从人文层面深圳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伤了临聘教师的心。学校承载的社会职能和价值与企业不同,教育更为注重的是人文情怀,不能需要的时候把临聘教师当成座上宾,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踢开撇清关系,这些都不该是教育部门应有的本色。因此解决临聘教师较为恰当的做法:

一、继续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盘活临聘教师资源,继续在适当的岗位发挥热量。适当地将编制向临聘教师倾斜,缩小临聘教师比例。

二、对被解聘的教师给予更为合理的经济补偿,而不是死板叫条的法律赔偿。或者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引导临聘教师创业或另谋职业,以期进行合理分流,化解矛盾。

三、改革原有的教师偏应试、轻实操入编考核体系。真正吸纳广大临聘教师心声、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意见,让编制不在沦为保护在编庸人、不思进取者、反向淘汰有能力、进取心强、做出实际贡献的临聘教师。

四、改革以户籍人口来制定编制数量这种含有强烈计划经济意味的滞后模式。应该根据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综合制定能者上、庸者下的双向流动机制、根据不同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程度差异,因地制宜推出教师培养和管理体系,把用人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基层,把评价一个教师称职与否的考核权还给社会,而不是用粗放乃至粗暴的编制体系逆向淘汰。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lxf12010)
关键词阅读 河北事业单位面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