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桥论证是可能性推理中经常考查的一种题型,其在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中都会有涉及。所谓缺桥论证,指的是前提到结论缺少条件的论证。既然是缺少条件,所以这种题型就是要求我们去补充必须的条件,使题干的论证成立。它的问法一般是“请补充加上......条件假设前提”。一般而言,在公务员考试中,缺桥论证考查方式可以分成两种,一种称之为明显缺失,另一种称为隐性缺失。那么我们面对不同考查方式,究竟如何去补充条件呢?在此中公教育为广大考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一、明显缺失
所谓明显缺失,指的是题干的前提到结论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缺失条件的情况。具体而言就是前提在谈论“A与B的关系”,结论却在谈论“A与C的关系”。那我们在解题时,只要找准前提和结论,补充“B与C的关系”就可以了。
【例1】植物中的木质素是木材分解成糖的最大障碍,这是因为木质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最坚硬的部分,封锁了生物质中的糖。而白蚁的消化系统中有一种混合酶,能把木头分解成糖,因此,人们认为这种混合酶将有效促进木材转化为生物燃料。
要得出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前提假设是:
A.糖是生产生物燃料的基本成分
B.糖能够经过发酵产生木质素
C.植物能够作为燃料直接利用
D.木质素很难被其他物质分解
【答案】A。中公解析:题干由这种混合酶能把木头分解成糖,得出“混合酶将有效促进木材转化为生物燃料”这一结论,即前提在谈论“混合酶和糖的关系”,结论在谈论“混合酶和生物燃料的关系”。则需要补充的前提假设就是建立糖和生物燃料之间的关系,即A项表达的意思。B、D选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选项若为真,说明不需要这种酶,植物也能作为燃料,削弱了题干论证。故正确答案选A。
二、隐性缺失
所谓隐性缺失,指的是题干的前提到结论的过程中缺失条件的情况是隐性的,不是一眼就能发现的,其实也就是前提到结论存在着逻辑上的跳跃。那我们在解题时,往往要去补充逻辑跳跃的内容。这个跳跃的内容常常来说是与结论相反的观点。
【例1】一个看电视的孩子经历了一个声音和图像迅速闪过屏幕的过程,其速度之快仅允许让眼睛和耳朵接收这些过程。不像书页,可以按其愿望或快或慢地看。电视画面过快的速度是在打击而不是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上面所表达的推理基于一个假设,下列哪一个最好地充当了那个假设:
A.当被允许选择一种形式的娱乐时,孩子宁愿看书也不愿意看电视
B.一个孩子的想象力不能被正确激发,除非那个孩子同时接触电视和书
C.当能够控制娱乐步调时。孩子的想象力能够发展得更完全
D.一旦孩子们能够理解电视上所看到的东西,他们就应当被教读书
【答案】C。中公解析:题干指出看电视不像书页,可以按其愿望或快或慢地看。电视画面过快的速度是在打击而不是提高孩子的想象力。C选项,说明孩子能够控制娱乐步调时。孩子的想象力能够发展得更完全,而看电视不能控制步调,所以相对看书而言是打击了孩子的想象力,与题干结论相反。故选择C选项。而A、B、D与题干论证无关。
【例2】尽管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沟通,计算机游戏却妨碍了青少年沟通能力的发展。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玩游戏上,而不是与人交流上。所以说,把课余时间花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有较少的沟通能力。
以下哪项是上述议论最可能假设的?( )
A.一些被动的活动如看电视和听音乐,并不会阻碍孩子们交流能力的发展
B.大多数孩子在玩电子游戏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可做
C.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至少有一些时间是在与人交流
D.传统的教育体制可以增加孩子们与人交流
【答案】C。中公解析:题干由“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玩游戏上,而不是与人交流上”这一前提推出“把课余时间花在玩游戏上的青少年比其他孩子有较少的沟通能力”这一结论。要使得论证成立,这就要求在课余时间不玩电子游戏的孩子至少有一些时间是在与人交流,才能得出结论,找与题干反面的观点即可。故答案选C。
欢迎关注中公张家口中公教育考试频道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