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2015河北事业单位面试实战演练(12.9)

2015-12-15 14:41:00| 来源:张家口人事考试网

有人说校园内开展感恩讲座是流于形式,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教育解析】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校园内开展感恩讲座,无疑是推行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甚至说是在制度化、应试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有效嫁接了创新型、素质型教育。并且,其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自觉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至于有人说这是流于形式,无疑是彻底否定了其积极意义不乏有些过于苛刻,总的来讲,此类讲座有总比没有要好,而是否真的流于形式,关键还在于其后续的延展性和持续性如何。

何谓流于形式?在我看来,就是过于注重过程而忽视结果,重视了开展此类感恩教育活动的过程,却忽略了是否真的提升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之所以有人认为它是流于形式,其实也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因素。一方面,社会上不乏存在这一现象,校方对于感恩活动的审批大幅度降低准入门槛,甚至一路绿灯畅通无阻,更有甚者,校方与演讲团体已经形成牢固的利益团体,以感恩讲座为托词,实则变相售卖低质劣质书籍,以此谋取暴利,变了味的感恩讲座,自然反馈较差;另一方面,诸如感恩讲座等此类感恩教育活动,往往凭借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造势,声势浩大,受众较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过大暂且不说,往往形成商业化的宣传推广活动,或三分钟热度,活动的持续性、延展性明显不足,至于是否真正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进而学会知恩、感恩、报恩的文化内核却无人问津。

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形成优势合力。一方面,家庭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身的言行,言传身教,进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应丰富感恩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好隐性课程如学校广播、校内大型活动等,以更多更细更精的方式让感恩教育活动鲜活起来。唯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上提升孩子回馈社会、反哺社会的感恩意识,进而将其有机融合为自身的价值体系。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lxf12010)
关键词阅读 河北事业单位面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