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答案(9.23)

2015-10-09 17:12:13| 来源:张家口人事考试网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紧急避险是指为了防止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侵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采取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没有危害社会的故意,虽然损害了第三者的合法利益,但是却保护了更大的合法利益,是一种排除社会危害性,有利于社会的行为。本题说法正确。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式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成功的道路,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党的工作重心要从城市转向农村,在农村中开展游击战争,深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以便在长期战斗中逐步锻炼、积累发展革命力量,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直到最后夺取城市政权,取得革命成功。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公务员法》第十九条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故本题答案为C。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故本题答案选C。

5.【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失业根据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自愿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和隐蔽性失业。其中,非自愿性失业包括:(1)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的失业,如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空缺职位,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3)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即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4)技术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引进先进技术代替人力,以及改善生产方法和管理而造成的失业。(5)季节性失业。指由于气候状况有规律的变化对生产、消费产生影响引起的失业。因此,小王辞职后到深圳1个月没找到工作属摩擦性失业,小张因在雪糕厂工作冬季在家玩2个月属季节性失业。故本题答案选C。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岳恒山(海拔2016米,位于山西省浑源县)、西岳华山(海拔2155米,位于陕西省华阴市)、中岳嵩山(海拔1512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因此,本题答案选C。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责任编辑:lxf12010)
关键词阅读 事业单位考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微信公众号
微博二维码
咨询电话(9:00-21:00)

400 6300 999

在线客服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400 6300 999